1 / 6
文档名称:

华罗庚的事迹.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罗庚的事迹.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2/7/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罗庚的事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罗庚的事迹
华罗庚的事迹
华罗庚的事迹(1):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困,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闻名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坚韧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猛烈的难受,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高校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高校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果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必需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找寻数学题来做,慢慢地对数学产生了爱好。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异,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我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索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知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今,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才智,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激励又使得华罗庚爱好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果便突突地往上冲。
华罗庚的事迹(3):
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样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明白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接着算时,才发觉: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最终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但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似乎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华罗庚十二岁那年,民国政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