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关键词】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 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1]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0 3年1 月~ 200 5年12 月我科共行胃肠减压 450 例,男 250 例,女 200 例;年龄最大 87 岁,最小 20 例;肠梗阻 128 例,大肠癌 80 例,胃癌 88 例,胰腺炎 54 例,胆石症 100 例。其中胃肠减压时间最长 42 天,发生堵塞28天, 占总数的 % , 发生脱管的90例, 占总数 % 。 胃肠减压的方法先将患者充分准备后,选择质量好、刺激小、型号适宜的硅胶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将 2 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地、均匀地插入患者的胃内, 边插嘱其边吞咽, 同时耐心地告之不要紧张, 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 2 护理 置管前的评估置管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疾病情况及鼻腔有无畸形, 鼻中隔有无偏曲, 了解施行胃肠减压的目的, 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及重要性,多与其交谈,介绍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 置管时要点针对普外科患者的特点及置管的目的,置入长度一般是 55~ 68 cm ,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部,再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 2] 。因为插管在 55 cm 以上者,能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引流出较多的胃内容物,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减轻明显, 恢复排气排便时间缩短。同时, 从手术医师反馈的信息,也证明这点。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胃肠减压前、中、后的整个过程, 心理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时间。大多数患者及陪人一提起要插胃管, 内心紧张、害怕、 3 难受、不能接受。因此,先告知他们插管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强调胃管是“救命管”,不是可有可无之物,有时还可以适当地威胁患者, 如不插可能带来的后果等, 要让他们从主观上接受。同时,暗示陪人协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只能接受。或者听以前插过胃肠减压的患者现身说法, 效果更佳。其次, 插管时嘱其一定要配合好, 放松, 告知时间1~2 min 便可插好, 不适时深呼吸, 同时加以适当地表扬与鼓励, 一般插管均成功。再次, 待插管到所需长度, 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告知患者在减压期间一定不能自行拔除,否则,再置管时更痛苦。嘱其少说话,少做吞咽动作, 尽可能减少咽部不适。 置管后的护理 妥善固定保持有效引流,插管后一定要先用干毛巾擦干局部, 特别是鼻翼两侧, 再用医用胶布, 用不是透气胶布固定两个部位,因为透气胶布受汗液及面部油渍影响,固定不牢,胃管易滑脱。每次巡视病房时,发现胶布松动,及时更换。除常规固定外, 再用别针固定于衣领上, 防止因脱出而致重置管的痛苦。同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定期行胃肠减压, q2h 。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者应考虑到引流不畅, 及时检查原因, 调整角度或长度, 同时检查是否堵塞, 必要 4 时更换。 注意观察引流的量、颜色、性状针对不同普外患者, 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