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七年级劳技-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doc

格式:doc   大小:2,112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劳技-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7/3 文件大小:2.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劳技-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劳技-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第三单元 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金属丝材料特性和用途的探究与分析;二是金属丝连接方法的尝试与归纳;三是对金属丝固定连接”与“活动连接”之间的差异。
通过活动3:三种连接方式的尝试与体验,理解其特点与用途。对不同的连接方式,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分析连接牢度,反思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再组织小组交流,检查连接的质量。
  通过尝试与体验后,使学生掌握几种连接方法,可迁移到自行车模型连接的设计与制作的活动中。
 
(三)技能体验
  1、课时建议:4课时
  2、准备知识:收集金属丝弯曲成型有哪些方法。
  3、导入:
  (1)技能体验1:铜丝画“老虎”(2课时)
  活动1:金属丝弯曲成型的方法交流。
  归纳:徒手加工与靠模加工。徒手加工的特点是:灵活易变;靠模加工的特点是:速度快,造型准确。
  活动2: 铜丝画“老虎”分析与思考
  (1)根据P53铜丝画“老虎”造型,分析与思考后师生对话:
  问题1:作品从何处开始,结尾在什么地方?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问题2:可选择什么工具弯曲成型?
  问题3:弯曲成型可分解的步骤。
  弯曲成型的步骤:① 定位(用笔在弯折处画上记号);② 弯曲成型(棱角加工:右手握尖嘴钳,尖嘴处夹紧铜丝,左手的拇指按住铜丝与四指反向用力,使铜丝弯折处成棱角。弧线加工:可利用两手拇指的弧度弯曲成型);③ 整形(把弯曲后的造型放在图样上对照与修整,直到满足图样要求为止)。
  活动3:试一下3-2 “老虎”尝试与体验
  工艺流程:动物眼睛→前肢→腹部→后肢→尾→背→耳→头→嘴。
  质量要求:造型基本与图样一致。
  活动4:交流与评价
说明:通过师生的对话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金属丝弯曲成型的步骤剖析,了解定位、成型、整形的基本技能。
通过尝试与体验,掌握金属丝的成型基本方法,通过交流与评价,增强质量与效率意识。
 
  (2)技能体验2:“金蝉脱壳”(2课时)
  活动1:分析与思考
  (1)粗铁丝下料的分析与思考
  ① 在尖嘴钳手柄的哪一个部位加压,可以较容易的将粗铁丝截断?
  ② 铁丝放在刀口的什么位置,用同样的力度,剪出的刀痕最深?
  ③ 经刀口加压后,铁丝仍未截断,可用什么方法使铁丝在截口出断开?
  (2)“金蝉脱壳”智力套环零件特点分析与思考
  ①“零件2”与“零件3”都是圆环,是否能用同样的方法成型?
  ② 在圆环成型时,采取什么方法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③ 铁丝成型与铁丝的长度之间有关系吗?
  活动2:尝试与体验
  内容:试一下3-3 “金蝉脱壳”
  工艺流程与质量要求
  (1)下料
  划线、分割。由于做智力套环的铁丝较粗,下料时要求学生注意握柄的位置(一般手可捏在尖嘴钳两柄距离最远的位置,下料时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如果出现截不断的现象,可用尖嘴钳钳住刀痕的上端,向左右方向扭动铁丝,使铁丝在刀痕处断开。
  (2)零件成型与活动连接
  零件1成型时,先用尺量出中点,然后放在靠模(圆柱器皿)上弯曲成型。下端的圆弧不要封口,当连接完成后,用钳子夹紧。
  零件2、3要先弯曲成型,后下料,否则会难以成型,教学时应特别提醒学生。
  装配与调试质量要求:零件2装配时方向要求一致,使零件1前后翻动灵活;零件3“上套”后,不能从零件1中自然脱落。
  活动3:智力套环“上套”与“解套”比赛
说明:通过粗铁丝下料的操作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加工工具;通过对“金蝉脱壳”智力套环零件特点的分析与思考,帮助学生了解特殊的零件成型可利用靠模进行操作,提高加工效率与零件的质量。
 
  “上套”时将零件1对折,零件3从对折的间隙中穿入,后将零件1打开,使零件3处在零件1中间的位置;“解套”则反之。
四)自行车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1、课时建议:6-8课时
  说明:通过自行车主要部件名称的释读,为自行车模型设计作铺垫。通过对自行车传动、掣动与导向部分的简化,使学生感悟设计过程中的技术思想与方法。通过“实例介绍1”的分析与导读,使学生懂得:当主视图无法准确无误的表达“物体”的形状与大小时,可以绘制多视角的视图,其目的是把“物体”的形状与大小表达清楚。
  通过尝试与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通过自行车模型图的交流与修正的活动,提供学生自我反思与修正自己原先想法的空间;同时创设一个技术语言交流的机会。
 
  (1)设计与表达:2课时
  (2)制作与交流:4-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