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关于绵远河源头流域震后生态修复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绵远河源头流域震后生态修复的思考.doc

上传人:凹凸漫 2022/7/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绵远河源头流域震后生态修复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绵远河源头流域震后生态修复的考虑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绵远河源头区域林地和森林植被遭受重创。分析了该地地震造成的危害,为了科学、及时修复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出了生态修复根本原那么、需注重的相关问题以及主要措施等。
  关键频繁的区域,在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方案、措施时都必须生态效益优先,在执行过程一以贯之。二是整体性原那么。把流域的生态修复、保护和整个流域的利用、补偿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建立长效机制,从政策、工程资金和制度上保障生态修复获得实效。三是重点性原那么。修复重点是在源头、河流两岸、公路沿线、城镇周边、农业消费集中地、旅游景点周边。注意防范工矿业、农村聚居地和流域内的水质污染,逐步恢复水生物种类,到达流域水质良好、生态恢复、景观优美等重点目的。四是多样性原那么。应用技术的多样性,倡导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以工程措施支持生物措施的综合技术应用,到达低本钱创造高效益的最正确产出目的;应用物种多样性,应以本地物种为主,引进适生品种,丰富植物种类;在生物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做好文章,尤其是生物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实现功能互补。
  3生态修复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是功能因素。该区域由乡镇及工矿企业、农村及农业、自然生态系统3个系统构成一个自然与经济社会相复合的生态系统,因此应在功能分区的根底上因地制宜进展规划,并落实相应修复措施,兼顾流域消费、生活、旅游、生物繁衍等,使人类与自然活动所依赖的根本环境得以保存,在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和经济效益。二是海拔和立地条件。针对不同的海拔、立地条件应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宜自然修复那么自然修复,宜封山育林那么封山育林,宜人工栽植那么人工栽植。对必须采取工程措施稳定植被基质的地块,就应科学落实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生态修复成效。对于需采取撒(点)播或人工植苗进展生态修复的,必须选择适应修复地块海拔、立地条件的物种,做到适地适树。三是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遴选配置要进展充分研究和论证,即使通过试验确定了一些先锋植物品种,也必须考虑植物群落的种类、构造对环境的响应与作用以及植物群落种间互相关系。对于乡镇、工矿企业、居民聚居区选择植物既要考虑绿化又要考虑美化;农村选择植物可适当考虑经济类林木,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景区选择植物在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需考虑景观类植物的搭配,做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4生态修复的难点问题
  一是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从汉旺镇入山口至九顶山受灾区域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地貌以及4000以上的高差,形成了高山生态系统、盆周山地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二是地质与土壤的复杂性。该区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域,地质构造属龙门山褶皱地带,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依次形成高山、中山、低山。因受强烈褶皱、断裂和地震影响,山体破碎,奇峰突起,岩断峡险,沟狭谷窄,在长期的气候、地貌、植被、成土母质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消费活动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600以下为山地黄壤,海拔1600~2300为山地腐殖质黄壤,海拔2300~2850为山地棕壤,海拔2600~3500为山地区黄棕壤,海拔3300~3500为亚高山草甸土(阳坡),海拔3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