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围护结构改造研究
摘要: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指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是建筑物外墙的节能改造设计;并针对围护结构的改造方法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以期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字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围护结构改造研究
摘要: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指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是建筑物外墙的节能改造设计;并针对围护结构的改造方法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以期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字: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围护结构
1 引言
按照建设部建筑节能2010年规划目标的要求,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要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的25%,据统计全国既有建筑中的80%属于居住建筑,且大多数是八、九十年代建造的,%[1]。
与新建建筑相比,既有建筑总是占绝大多数且分布面广,由于大部分既有建筑的建造年代较早,且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筑节能意识的约束和相应节能法规、规范的限制,导致既有建筑没有实行建筑节能设计,其能耗非常大。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应该为这些建筑提出合理有效的节能改造方案,以求得到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 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特点
一般意义上,建筑节能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节能改造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设备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使用者的节能等。
实施建筑节能,就要在建筑设计上设计最佳朝向和最佳通风性,尽量利用绿化、水面等改善环境微气候;在建筑形体上,设计合适的体形系数,针对不同朝向的设计不同的窗墙比,在墙体、门窗和屋面等建筑围护结构上使用保温隔热的材料,增加遮阳设施等。
但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有别于新建建筑物,其具有以下特点:在最大限度地不破坏原有结构和不改变原有居住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同时,又要使改造的施工方法尽可能简单;对原有室内装修的破坏尽可能少;对居民日常活动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小,便于操作。
居住建筑中的用能设备主要是空调,相对于公共建筑而言,涉及的用能设备种类相对比较单一,而且用能设备的使用方面具有很强的个体行为,很难对设备的节能改造效果作定量分析和追踪调查。因而,要加强对居民自身在空调等建筑暖通设备上的引导宣传,在选择和使用上尽量用耗能低的产品。
大多数既有住宅建造时间较早,其外墙、屋面、外窗等部位的热工性能没有达到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对住宅的能耗和室内的热环境影响很大。而且,既有居住建筑由于位置确定,其布局,朝向、体型、构造等都已成事实,这大大限制了建筑师的改造设计思维,因而对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成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重点。
3 围护结构的改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可根据建筑所处的气候区、结构体系、围护结构构造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2]。改造前应首先对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厚度,以及相关的构造措施和节点做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
在对围护结构的改造中应遵循尽量减少墙体和屋面增加的荷重,不破坏原有的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