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夜雨寄北》中考复习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2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雨寄北》中考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wc69885 2022/7/3 文件大小:6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雨寄北》中考复习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600余首。 李商隐有广阔的雄心壮志,可惜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600余首。 李商隐有广阔的雄心壮志,可惜时运不佳,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四川节度使的幕府中担任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友人)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友人)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背景资料:
这首诗的题目中的“寄北”,也作“寄内”。此诗是寄给谁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寄给妻子的,一种说法是寄给长安友人的。我们采取前一种说法,因为作者长期居留在外,写此诗意在怀念住在北边的妻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没定归期日。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今晚巴山下雨,雨水涨满了池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 ,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在西窗烛下共剪烛芯。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还起着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不相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的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的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
成语“剪烛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