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设计
本节以三原子、 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为例, 介绍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然后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并根据上述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最后,介绍配合物的概念、成键的条件为 109°28′?( 2)氨分子的
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键角为
107°18′,结合氢离子形成铵根离子后的空间结构却是正四
面体,为什么铵根离子中的
4 个
N— H键是等同的,键角皆为
109°28′?
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及一些相关的课外资料,理解及解决上述
相关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 2)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分
析 CH4、 NH3及 NH+4等分子或离子成键情况,归纳总结出轨道杂化理论。讨论交流:应用轨道杂化理论,探究下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
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 归纳、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断规律, 完成下表。
【方案Ⅲ】实验探究学习配合物理论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 2-1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
:由
NaCl、 K SO、 KBr 的水溶液呈无色,得知
++
-
-
2-
Na、 K 、 Cl
、Br
、 SO
2
4
4
等离子 无色。而 CuSO、CuCl ·2H O、CuBr 水溶液呈天 色, 而分析水分子和 离子的
4
2
2
2
构,得出水合 离子的 构[
Cu(H2O)4]2+,引出配位 、配位化合物的概念。可 配位
形成的条件:“ 子 予体”——含有孤 子 和“接受体”——含有空 道。
一步探究:除水外是否 有其他 子 予体? 合[
2- 2]、[
2- 3]
引出氨分子、 硫 酸根离子⋯⋯并 明 渡金属离子 多种配位体具有很 的 合力,
因此
渡金属配合物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
2+
2+
由[ Cu(H O) ] 到[ Cu(NH) 4] ,可以探 配位 度的大小及 合物的 定性。
2
4
3
可增加在[ Cu(NH3) 4] 2+溶液中滴加酸液 , 察溶液的 色 化。 是由于[
Cu(NH3) 4 ]
2+的配位 被破坏,氨分子与 离子 合。
小 : 合探究 程引 学生 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或离子方程式), 并用 构式表示相关的配离子。如:
Cu(OH)2+4NH3 ==
[ Cu(NH3) 4]
2+
-
+2OH
3+
-
[ Fe(SCN)]
2+
Fe +SCN ==
用 构式表示[ Cu(H2O) 4 ]2+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