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琥珀》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琥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c69885 2022/7/3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琥珀》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琥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琥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二、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导入,初步体会“稀奇”
同学们,在我们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编者为我们安排的主题是——板书:生命 在生命这一单元里有一篇文章叫——《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旁的词(其斜玉旁),发现了什么?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二)预读检索,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交流预读单(相关题目)
(1)那么通过课前预****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欣赏图片)
(2)这篇课文围绕“琥珀”,都写了哪些内容?
(3)那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 这就是文中那块琥珀,大家看看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请同学们读这一句。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
师: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能是——
师:说得对。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 者在这里不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理解
师:你认为作者的证据是什么?(那块琥珀的样子)
请同学们齐读琥珀的样子。
琥珀的样子是科学家真实所见,科学家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想象了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就是琥珀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本节课我们学****的重点内容。
(三)研读贯通,交流感悟
1.小组研读,合作共学。科学家就是根据看见的这些真实的事物,想象了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那作者是如何根据那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请同学们小组研读。研读要求:
(1)把“真实”的部分(琥珀的样子)和前边“想象”的部分联系起来读,在“想象”部分找出与“真实”对应的句子批画下来。
(2)用“根据____,推测____”或者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等关联词语在小组内说一说,作者如何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2.交流(如有难度,可引导学生从故事形成的要素着手)
3.通过以上的练****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不是凭空的想象,作者写的
都是有根据的,是科学的推测。这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
(板书:科学性)
4.现代科普作家、文学翻译家顾均正先生说:科学小品文是科学与艺术化合成的结晶体。
请同学们再默读故事,找出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与大家分享,并说明原因。随机指导朗读。
这样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具趣味性,富有文学色彩。
(板书:文学性)
四、情感迁移
1.《琥珀》一文为什么会被放在“生命”这一单元里,请同学们阅读“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快乐的……,获得了永恒”。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