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脐疗贴治疗小儿汗证350例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脐疗贴治疗小儿汗证350例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apaihuai101 2017/6/4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脐疗贴治疗小儿汗证350例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脐疗贴治疗小儿汗证 350 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脐疗贴治疗小儿汗症的疗效。方法:五倍子粉、陈醋调匀,塞入患儿脐部,脐疗贴固定。结果: 观察 350 例, 总有效率为 % 。结论: 本法疗效可靠。【关键词】脐疗;小儿汗证;五倍子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 正常环境中, 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 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小儿乃纯阳之体, 白昼或入睡时微微汗出, 尤其头颈部明显, 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乃清阳发越所致,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别治疗, 正如清代江涵暾《笔花医镜· 盗汗自汗》云“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以为常,此不必治也”。若长时间汗出过多, 不仅消耗水谷精微, 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还常因汗未拭干,汗孔常开,卫外失护,外邪乘袭而反复引发外感,甚至变生他病。小儿汗证, 在临床上甚为常见, 但并无明显时间特征, 乃因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自我调节系统尚未成熟,汗 2 液极易外泄,故而常常自汗盗汗并见,区分甚难。近年来, 我科采用脐疗贴治疗小儿多汗证 350 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50 例中,男 219 例,女 131 例;年龄最小 2 个月, 最大 12 岁;病程最长者 6 个月,最短者 5d; 自汗者 142 例, 盗汗者 79 例,自汗、盗汗均有者 129 例。患儿动则出汗或睡中出汗,自头至胸背,汗出不温,身体瘦弱,食欲不振, 肢体无力,大便溏薄,面色白光白,唇舌淡红,舌苔白腻, 脉象沉弱或指纹淡红。 2 治疗方法 挑选无虫五倍子适量, 干燥, 粉碎,过 80 目筛,每取 3g 分别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备用。 用药方法每晚睡前先将患儿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 然后取五倍子粉 3g(1 小袋) ,用适量陈醋调匀,稍等片刻, 待呈褐色膏状时, 塞入患儿脐部, 用特制脐疗贴或胶布固定, 次晨取下,每日 1 次, 4d为1 疗程。 3 3 疗效标准痊愈: 小儿出汗停止, 临床诸症消失, 随访 3 个月以上未复发者。有效: 小儿出汗减少,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或汗止, 1-2 个月后又多汗者。无效: 小儿出汗及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出汗暂时减少,但停 1 个月即多汗者。 4 结果本组 350例,经过2 个疗程内治疗痊愈者 257例,占 % ; 有效 74 例,占 %;无效 19 例,占 %, 总有效率 %。 5 病案举例张某,男, 岁, 2007 年4月3 日就诊。患儿形体消瘦, 易感冒, 汗出偏多, 动则尤甚, 伴食欲不振, 大便溏薄, 面色白光白, 舌淡红, 苔白腻, 脉细弱。胸透肺部未见异常。给予五倍子脐疗贴敷脐, 翌日汗出已减, 3d 汗出已止, 巩固 2d, 3 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6 讨论 4 中医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 汗多则耗伤气津, 导致小儿虚弱, 体虚则易感受外邪, 引发其他疾病。临床常用内治法治疗, 多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清热泻脾法为主, 由于疗程长, 口服中药困难, 小儿不易接受而达不到治疗效果。脐疗是一种经穴外治法, 属于经皮给药范畴,是 WHO 推荐的第三代给药法, 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1]。近代研究认为, 脐表皮角质层最薄, 屏障功能最弱,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