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 pressure,BP),测量血压为临床体格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当左心室收缩时,以一定的压力将血流输送到主动脉,此压力使动脉扩张并推动血液沿动脉流动。心室收缩时动脉内压力最高(收缩压,systolic pres了动脉血流时,即超过了心脏收缩期动脉内的压力,被压迫动脉的远端就听不到声音。然后放气以降低袖带带内的压力,使血流刚刚能通过,即心脏收缩期动脉内压力刚超过外加的压力而使血流得以通过时,被压动脉的远端即可听到声音,亦可触到脉搏,此时压力计上所指示的读数即代表动脉的收缩压。当袖带内的空气压力继续下降,搏动的声音从出现到消失。按Korotkoff(柯氏)音分期法可分为五期。
第一次出现的声音(收缩压)清脆并逐渐加强,为第一期。随袖带内压力继续下降,清脆的声音转变为柔和,如同心脏杂音的声音,为第二期。压力再度下降,声音又转变为与第一期相似的加强的声音,为第三期。当压力下降至声音突然减弱而低沉(变音),即为第四期(柯氏音第四期)。当压力再下降至声音消失(消失音),为第五期(柯氏音第五期)。临床上对舒张压究竟是柯氏音第四期的变调音还是柯氏音第五期声音消失时的数值一直有争议。专家推荐一般情况下,声音消失时的血压计读数(柯氏音第五期)为舒张压。主要的原因是:
①大多数研究表明,柯氏音第五期与直接测量的动脉中的舒张压的相关性更强;②很多人缺乏柯氏音第四期;③大多数观察者认为柯氏音第五期比柯氏音第四期更好,更重要的是,④长期的随访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可以降低这些危险,而在这些临床研究中,用柯氏音第五期定义舒张压的方法已被厂泛使用。
鉴于下列情况下柯氏音第五期出现晚,如20mmHg,则以柯氏音第四期音的读数定为舒张压,同时记录第一、四、五期3个读数,如:152/74/。
(一) 血压标准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健康人的血压随性别、种族、职业、生理情况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稍有差异。新生儿的血压平均为50~60/30——40mmHg,成人的血压平均为90~130/60一-,舒张压较平缓地升高,55岁后进入平台期,在70岁左右缓慢下降,同时脉压逐渐增大。成年人中,男性血压较女性稍高,但老年人血压的性别差异很小。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有5~10mmHg的差别;上下肢血压以袖带测量法测量时,下肢血压比上肢约高20—40mmHg健康人卧位所测得的血压较坐位时稍低;活动、进食、饮茶、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血压可稍上升,且以收缩压为主,对舒张压影响较小。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较多,因此不能轻率地依据一次测量血压的结果判定其正常与否,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下多次血压测量的结果加以判断。
下肢血压的标准方法是以袖带缚于大腿部,听诊腘动脉。但是临床上的血压计的袖带适用于上肢血压的测量,用于上臂的袖带长度显然太短而无法缚于大腿部,必须使用供下肢血压测量的大袖带。所以可采用上肢血压测量的普通袖带缚在踝上,用触诊足背动脉的方法判定收缩压(下肢舒张压测定无意义)。但是与下肢血压标准测量法的结果有所差异,健康人该方法测定的下肢收缩压和上肢测量的收缩压基本相同。
人群血压值呈连续的单峰分布,似钟形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