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HG3000软件平台的驱动开发手册
编写人:张爱华
时间:2015年4月21日
1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HG2002监控平台和HG3000监控HG3000软件平台的驱动开发手册
编写人:张爱华
时间:2015年4月21日
1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HG2002监控平台和HG3000监控平台的通信驱动开发。
2 通信驱动的作用
整个监控系统由上位机监控平台、通信链路和现场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上位机监控平台负责采集分析系统数据,现场终端设备负责借助传感器收集装置范围内的现场数据,但是现场终端设备是各个独立无交互的设备,数据分散,需要通过通信链路将数据汇集到监控平台上,进行处理后,直观地展示给用户。
因为现场复杂,各个设备来自于不同的厂家,每个厂家采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可能都不相同,比如modbus、cdt、。
为了将这些现场终端的设备采集到监控平台,需要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编写对应的通信驱动,实现数据的交互。
3 开发环境的说明
,开发者需要进行安装,安装包见附件。
4 常用的通信驱动包的介绍
一个标准的通信驱动包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exe文件为驱动的主执行文件,这一部分处理用户界面,显示通信过程中的收发数据,并且调用目标协议的dll动态链接库,来实现通信过程;
(2):dll文件为协议动态链接库,这一部分是整个通信驱动的核心数据处理部分,这一部分将在后文中详细介绍;
(3):ini文件为驱动的配置文件,在这一部分,现场运行人员通过这一部分的自定义来实现现场通信的不同需求,这一部分包括常用的通信链路的设置、采集巡回方式的设置等。
(4):这个文档为开发者提供给现场调试人员的帮助文档,通过这一文档能够认识如何去配置和调试驱动。
5 常用的通信物理链路介绍
在现场的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用到的是两种物理链路:232/422/485总线、以太网。
232/422/485总线:采用我们常说的串口通信方式,通信的双方需要按照约定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来进行数据传输和解析;
以太网:以太网要求通信双方都有网口支持,能够进行局域网组网。一般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来进行通信。
6 驱动的编写步骤
资料的收集
首先需要跟要通信的终端装置的厂家协商,弄清楚以下内容:
(1)通信的链路是什么?
a 232/422/485
b 以太网
(2)如果是232/422/485方式,确定到底是其中的哪一种方式?
(3)如果是232/422/485方式,确定支持的串口通信参数是什么?
a 波特率 b 数据位 c 停止位 d 奇偶校验位
(4)如果是以太网方式,确定使用是TCP还是UDP方式?
如果是TCP,确定终端装置是TCP Server端,还是TCP Client端,或者都支持?
确定终端装置使用的端口号是多少?
(5)跟终端装置的厂家沟通,要求对方提供完整版的通信协议说明,如果没有,请对方提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