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5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500字.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2/7/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500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象与骑象人读后感500字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500字1
有一股奇异的力气牵引着我向前。情欲及理性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拉扯着我。我很清晰哪一条是正确的路,心里也很认同,但我却踏上错误的路。
这是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描造人了。
书中的内容,哲学的和心理学的,我都不太熟识,读的时候,只是凭感觉。开玩笑的讲,我是有原则的人,你问原则是什么啊,我的原则是。哈哈哈。言归正传,书的开篇,就描述了我的困惑:我常常会有这样的状态,那就是理智上告知我应当这样,但是情感上就是没有方法接受。
乔纳森把这两者的关系,比作象与骑象人,情感是大象,理智是骑象人。他为了让自己的这个观点,更简单让人接受,引用的佛陀,柏拉图和弗洛伊德的话,书的最终一章,得出结论:当人们肉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三个层次的生活连贯一样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500字3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始终秉持的观点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爱的一本。今日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共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华蜜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行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华蜜所在。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心”与“智”之间的关系如同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喜爱便是喜爱,不喜爱便是不喜爱,谁也无法左右。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意国王的须要而存在。
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汲取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力,才能够接着满意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华蜜。
国王一般不干脆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意他的须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干脆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华蜜感。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长久的华蜜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意“心”,而非限制“心”。若只是一味限制,是行不通的。限制得住,则心不甘,限制不住,则心无度。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限制“心”,不如说是培育“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确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意“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华蜜,这一切便是“智”的力气。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500字4
我所联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者往前走。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的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根本斗不过它。
总的来说,骑象人所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国王,也非能紧控缰绳的马夫。骑象人是加扎尼加所称的“诠释模块”,它是有意识的、限制后的`思索。相反,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大象包括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心情和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