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478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7/6/4 文件大小:4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GB/T XXXXX — 201X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XXXXX — 201X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dam safety monitoring (征求意见稿) 201X-XX-X X发布 201X-XX-X 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ICS P59 附件 2: GB/T XXXXX — 201X II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XXXXX — 201X I GB/T XXXXX — 201X 前言本规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4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2013 〕 169 号)的要求制定。本规范编制, 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 总结我国水利、电力行业近几年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的实践经验, 考虑水利、电力行业现行标准的协调, 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并重为原则, 在广泛征求水利、电力行业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审查定稿。本规范共 6 章和 3 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为: 混凝土坝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全生命周期中的安全监测技术规定。本规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规范由电力行业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范主编单位: 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本规范参编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安全监测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龙滩水力发电厂。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1 号, 100761 )。 GB/T XXXXX — 201X GB/T XXXXX — 201X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4 4监测设计..................................................................................................................................................... 6 一般规定......................................................................................................................................................................... 6 监测设计要求....................................................................................................................................................................... 6 监测项目及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