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韦应物的送别诗词《赋得暮雨送李胄》.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韦应物的送别诗词《赋得暮雨送李胄》.doc

上传人:lily8501 2022/7/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韦应物的送别诗词《赋得暮雨送李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总页数 7 页
韦应物的送别诗词《赋得暮雨送李胄》

【#诗词鉴赏# 导语】《赋得暮雨送李胄》描述的是雨中送别,心情之沉痛,不言而喻。“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点明诗题中的“暮雨”二字,为下两联的景物涂上 第2页 /总页数 7 页
韦应物的送别诗词《赋得暮雨送李胄》

【#诗词鉴赏# 导语】《赋得暮雨送李胄》描述的是雨中送别,心情之沉痛,不言而喻。“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点明诗题中的“暮雨”二字,为下两联的景物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下面就和无忧考网一起来欣赏下韦应物的送别诗词《赋得暮雨送李胄》,欢迎阅读!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赏析】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描写江上雨景,以远帆和归鸟,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水墨画。因为雨丝密集,船帆被打湿了,显得十分繁重;烟雨迷蒙,天色昏暗,鸟儿在雨中缓缓而归。“重”、“迟”二字用意精深,说明这雨虽是“微雨”却十分浓密,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从景物状态看,帆来鸟去为动景,但帆重缓慢,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第2页 /总页数 7 页
不仅如此,“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长江流入海门不见了踪迹,江边的树木饱受雨滴的滋润,更增加了人的怅惘凄恻之感。作者置身其间,猛然间想到送别之事,哀伤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以至潸然泪下了。“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送别时的离情弥漫全身,像无边的细雨,泪水横流,一滴滴的清泪像细雨一样,沾满了衣襟。
  扩展阅读:韦应物的简介
韦应物(737—792),长安人。唐玄宗时为三卫郎。建中二年(781)为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贞元初(785左右)为苏州刺史,后世称为“韦苏州”。所作词仅存《三台》、《转应》数曲。
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的一位。
第3页 /总页数 7 页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