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传输线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内容简介
一、认识传输线
二、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三、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的分析
四、阻抗圆图简介
五、传输线阻抗匹配
六、 MIPSS实验系统阻抗匹配的波长的比值(即电长度)大于或接近于1;反之,则称为短线。可见二者是相对概念,取决于传输线的电长度而不是几何长度。
长线的含义
第十二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十三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长线和短线的区别还在于:前者为分布参数电路,而后者是集中参数电路。在低频电路中常常忽略元件连接线的分布参数效应,认为电场能量全部集中在电容器中,而磁场能量全部集中在电感器中,电阻元件是消耗电磁能量的。由这些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集中参数电路。随着频率的提高,电路元件的辐射损耗,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增加,电路元件的参数也随之变化。当频率提高到其波长和电路的几何尺寸可相比拟时,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的分布空间很难分开,而且连接元件的导线的分布参数已不可忽略,这种电路称为分布参数电路。
第十四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分布参数
当高频信号通过传输线时,将产生如下分布参数效应:
(a)由于电流流过导线,而构成导线的导体为非理想的,所以导线就会发热,这表明导线本身具有分布电阻;(单位长度传输线上的分布电阻用 表示。)
(b)由于导线间绝缘不完善(即介质不理想)而存在漏电流,这表明导线间处处有分布电导;(单位长度分布电导用 表示 。)
(c)由于导线中通过电流,其周围就有磁场,因而导线上存在分布电感的效应;(单位长度分布电感用 表示。)
(d)由于导线间有电压,导线间便有电场,于是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的效应;(单位长度分布电容 用表示。)
R1为单位长度损耗电阻;G1为单位长度损耗电导;L1为单位长度电感,简称分布电感;C1为单位长度电容,简称分布电容。当 R1=0、G1=0时称为无耗传输线。
第十五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当频率提高到微波频段时,这些分布参数不可忽略。例如,设双线的分布电感L1= ,分布电容C1= 0. 01 pF/mm。当f=50Hz时,引入的串联电抗和并联电纳分别为Xl=314×10-3μΩ /mm和Bc= ×10−12 S / mm。当f=5000MHz时,引入的串联电抗和并联电纳分别为Xl= 和Bc=×10-4S/mm 。
由此可见,微波传输线中的分布参数不可忽略,必须加以考虑。由于传输线的分布参数效应,使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函数。
第十六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均匀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根据传输线上分布参数均匀与否,可将传输线分为均匀和不均匀两种,下面讨论均匀传输线。
均匀传输线:所谓均匀传输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尺寸、相对位置、导体材料以及周围媒质特性沿电磁波传输方向不改变的传输线,即沿线的参数是均匀分布的
在均匀传输线上,分布参数R、L、C、G是沿线均匀分布的,即任一点分布参数都是相同的,用R1、L1、C1、G1分别表示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阻、电感 、电容、电导。
第十七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几种典型传输线的分布参数计算公式列于表1-1中。表中μ0、ε分别为对称线周围介质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
第十八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有了分布参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均匀传输线分割成许多微分段dz(dz<<λ),这样每个微分段可看作集中参数电路。其集中参数分别为R1dz、G1dz、L1dz及C1dz,其等效电路为一个Γ型网络如图1-1(a)所示。整个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是无限多的Γ型网络的级联,如图1-1(b)所示。
第十九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二、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均匀传输线方程
均匀传输线的始端接角频率为ω的正弦信号源,终端接负载阻抗ZL 。坐标的原点选在始端。设距始端z处的复数电压和复数电流分别为U(z)和I (z),经过dz段后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z)+ dU(z)和I (z)+ dI (z)。如图2-1 所示。
其中增量电压dU(z)是由于分布电感L1dz和分布电阻R1的分压产生的,而增量电流dI (z)是由于分布电容C1dz和分布电导G1的分流产生的。
第二十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很容易写出下列方程:
略去高阶小量,即得:
式(2-2)是一阶常微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