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ppt

格式:ppt   大小:2,110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4 文件大小:2.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
第一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如今这些花 凋零在天涯
第二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完美主义者、忧郁质...
自杀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个无法是死亡?”,犹豫不决。此时他们常常提及有关死亡或自杀的话题。他们其实并不真正地想去死,而是希望摆脱痛苦。
②自杀行为其实是一种冲动性行为,跟其他冲动性行为一样,是被日常的负性生活事件所触发的,且常常仅仅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
③自杀者在自杀时的思维、情感及行动明显处于僵化之中,他们常常以悲观主义的先占观念看待一切,拒绝及无法用其他方式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十九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第二十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对自杀事件的编年
体评估:CASE方法
第二十一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自杀行为的发生并非完全是突然的和不可预测的,大多数自杀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预兆,可以通过对有关因素的分析和评估,提高对自杀行为的预测和防范。
自杀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线索有--6个方面
第二十二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1.通过各种途径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达过自杀意愿者。
自杀者在自杀前曾流露出相当多的征象,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过自杀的意愿,如反复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打听或谈论过自杀方法,在个人日记等作品中频繁谈及自杀等。另外不愿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亦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第二十三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2.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性事件。
“丧失性事件”常是自杀的诱发性事件,在事件发生的早期,容易自杀,在经过危机干预后自杀的危险性虽然有所下降,但绝望的意愿仍可能使他们采取自杀行动。等到他们“习惯”以后,危险性会逐步减少。
第二十四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3.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其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
既往行为是将来行为的最佳预测因子。当患者采取自杀并没有真正解决其问题后,再次自杀的危险性将会大大增加。此外,在自杀行为多次重复后,周围人常会认为患者其实并不想死而放松警惕,此时自杀的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第二十五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4.发生人格改变者,如易怒、悲观主义、抑郁和冷漠,内向、孤僻的行为,不与家人和朋友交往者;出现自我憎恨、负疚感、无价值感和羞愧感,感到孤独、无助和无望者;突然整理个人事物或写个人意愿;有自杀家族史者等。
第二十六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5.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
患者突然不愿接受医疗干预,或突然出现“反常性”情绪好转,与亲友交待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时。
第二十七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6.精神疾病患者
特别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药物依赖患者是公认的自杀高危人群。
有自责自罪、被害、虚无妄想,或有命令性幻听、强制性思维,焦虑或惊恐者等症状者。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如出现情绪的突然“好转”,应警惕自杀的可能。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追踪调查时发现,出院6个月36个患者中有42%自杀,出院1年中有58%,2年中有70%。因此,抑郁症的自杀并不一定只出现在疾病的高峰期,在疾病的缓解期同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
第二十八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精神疾病
综合医院常见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情感低落、淡漠、倒错
思维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内容障碍(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
感知综合障碍:幻听、幻视、幻嗅
被害妄想、关系妄想、
夸大妄想、罪恶妄想、
疑病妄想、钟情妄想、
嫉妒妄想
第二十九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医疗机构患者自杀主要原因
(1)患者精神异常,包括患有精神疾病和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症状。
(2)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悲观厌世。
(3)患者难以承受病痛折磨。
(4)患者不愿拖累家人。
在大多数时候,患者自杀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个原因混杂在一起促使患者自杀。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患者出现以上的情况,就应想到患者有自杀的可能,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患者自杀的发生。
第三十张,共四十三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
自杀干预
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
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
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
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法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咨询他们是否想自杀:
“你是否感觉那样痛苦、绝望,以至于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注: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
第三十一张,共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