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文档名称:

几何尺寸公差.ppt

格式:ppt   大小:3,217KB   页数:8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几何尺寸公差.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5 文件大小:3.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几何尺寸公差.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几何尺寸公差
第一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如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切削力、夹紧力等因素都会造成各种形位误差
案例导入
第二张,共八十形位公差的意义和特征
第十二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圆柱度
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9
圆 度
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8
面轮廓度
两等距曲面之间的区域
7
线轮廓度
两等距曲线之间的区域
6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圆柱面内的区域
5
平面度
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
4
给定平面上的直线度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3
空间内点的位置度
球内的区域
2
平面内点的位置度
圆内的区域
1
特征项目应用示例
公差带形状
公差带区域
序号
第十三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1.形状 :随实际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所处的空间以及要求控制方向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第十四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2.大小:表示了形位精度要求的高低。有两种情况即公差带区域的宽度(距离)t或直径φt(Sφt)。
第十五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3.方向:理论上应与图样上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箭头所指的方向垂直。
第十六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4.位置:有固定和浮动两种。
第十七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第二节 形状公差(form tolerance)
一、形状公差的概念
形状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用形状公差带表达,限制零件实际要素的变动范围
若零件实际要素在此区域内变动,零件合格,若零件实际要素的变动范围超出形状公差带区域,零件不合格。
即:f≤t或φf≤φt。
第十八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二、形状公差的评定标准
1、评定准则—最小条件
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是“最小条件”:即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1) 轮廓要素(线、面轮廓度除外)
最小条件就是理想要素位于实体之外与实际要素接触,并使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2) 中心要素
最小条件就是理想要素应穿过实际中心要素,并使实际中心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第十九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最小区域
f1

被测实际要素

轮廓要素的最小条件
第二十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被测实际要素
L1
L2
中心要素的最小条件
第二十一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2、评定方法—最小区域法
最小包容区(简称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 f的包容区域。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按最小包容区评定形状误差的方法,称为最小区域法。
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评定形状误差。当采用不同评定方法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有争议时,应以最小区域法作为评定结果的仲裁依据。
第二十二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f
被测实际要素
S
S
f
a) 评定直线度误差
最小包容区示例
第二十三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被测实际要素
S
b) 评定圆度误差
被测实际要素
f
S
c) 评定平面度误差
第二十四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2.定向误差的评定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是按理想要素的方向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 f的包容区域。
被测实际要素
f
S
基准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
第二十五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被测实际要素
f
S
基准
被测实际要素
基准
α
S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
第二十六张,共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3.定位误差的评定
评定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的最小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