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炷、卤代炷、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 同)醇、醛、宸酸等。
(2) 易溶于水的产生白色沉淀。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一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
注意:纯净的只含有一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炷、环烷炷、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炷、饱和酯
(2) 无机物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 或 Br2 + 2OH == Br + BrO + H2O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 S2\ SO2、SO32\ I\ Fe2*
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KMnOV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一、—OH (较慢)、一CHO 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US、SL SO2, SO3\ Br、T、Fe2'
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一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飘超革、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炷、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阶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段酸钠,并放出CO?气体;
含有一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一COOH、一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段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气 体。
,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2A1 + 2OH + 2H2O ==2A1O2 + 3H2 f
AI2O3 + 2OH ==2A1O2 + H2O
(1)
(2)
2A1 + 6H+ == 2 Al3+ + 3H2 f
A12O3 + 6H+ == 2 Al3+ + 3H2O
(3)
(4)
A1(OH)3 + 3H+ == Al3+ + 3H2O
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1 == NaCl + C02 f + H20
NaHS + HC1 = NaCl + H2S f
A1(OH)3 + OH- ==A1O2 + 2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NaOH == Na2S + H2O
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Qz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f + H: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f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f + 2H:O
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1 一 HOOCCH2NH3C1
H2NCH2COOH + NaOH 一 H2NCH2COONa + H2O
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一COOH和呈碱性的一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一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反应条件:碘性、.水渣加热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 H2O == AgOHJ.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2 Ag I + RCOONH4 + 3NH3 + H20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l+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 )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