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院附中2010年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最后冲刺暨考点过关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 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S。
2、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
: 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腺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四、核酸
1、 元素组成:由C、H、O、N、P5种元素构成
2、 基本单位:核昔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种类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存在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
DNA
脱氧核昔酸(4种)
主要在细胞核中
(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昔酸(4种)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4、生理功能: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脱氧核昔酸V
1分子磷酸
1分子脱羲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工、G、C)
r 1分子磷酸
核糖核昔酸{
1分子核糖
(4种)
L 1分子含氮碱基(A、U> G、C)
3、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核糖核酸(RNA)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 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基登和枣。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 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二、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 方法:
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注意:
(1) 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X目镜的放大倍数
(2)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一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3) 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 高倍物镜使用顺序:
低倍镜一标本移至中央一高倍镜一大光圈,凹面镜一细准焦螺旋
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一、 细胞的类型
丁原核细胞:建直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遂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I真核细胞:查核麋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二、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1) 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蛋白(在膜的外侧)。
(2)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
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
(3) 功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 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 细胞器:
线粒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崎”,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NA。
叶绿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类囊体上有色素,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 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层膜):动物细胞中与会遂翅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 (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 透吸水。
核糖体(毛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中心体(毛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小结:
★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细胞核
(1) 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
(2) 核膜:竺层膜,有核乱(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会壬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3) 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核糖体中的RNA来自核仁。
(4) 染色质:被磁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
(5) 功能:是遗传物质DNA的健荏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6)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