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doc

上传人:彩霞 2022/7/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摘要】 目的:观察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n=50)和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患儿正常体格发育造成阻碍[2]。脑瘫患儿髋关节会在髂腰肌痉挛的作用下发生屈曲异常姿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站立、行走功能,对患儿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造成阻碍[3]。本研究观察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脑瘫患儿100例,纳入标准:(1)均具有较高的髂腰肌肌张力;(2)均能够独立行走至少20步;(3)均有髋关节屈曲异常姿势。排除标准:(1)癫痫仍有发作;(2)有智力障碍;(3)腘绳肌痉挛。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n=50)和悬吊治疗技术组(n=50)两组。悬吊治疗技术组患儿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15岁,平均(±)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年;疾病严重程度:14例为轻度,18例为中度,18例为重度;粗大运动功能分级:31例为Ⅱ级,19例为Ⅲ级。常规康复治疗组患儿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15岁,平均(±)岁;病程7个月~5年,平均(±)年;疾病严重程度:15例为轻度,19例为中度,16例为重度;粗大运动功能分级:30例为Ⅱ级,20例为Ⅲ级。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
常规康复治疗组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物理疗法。运用Rood技术、Vojta疗法、Bobath疗法等神经发育疗法,将正常姿势促通,将异常姿势抑制,40 min/次,1次/d;(2)作业疗法。主要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对肢体功能障碍进行改善,30 min/次,1次/d。(3)推拿。行气活血、舒筋通络,促进肌张力的降低、关节活动范围的扩大,对运动功能进行改善,30 min/次,1次/d。
悬吊治疗技术组 在常规康复治疗同时采用悬吊治疗技术,让患儿在减重状态下进行被动抗阻力运动、主动运动,从而为肌肉协同收缩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促进四肢肌力的增加。对肢体远端进行控制,闭链训练盆骨与脊柱肌肉,促进骨盆脊柱等关节稳定性的提升,治疗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此外,采用悬吊系统拉伸痉挛肌肉,对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改善。
疗程 两组均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髋关节屈曲角度。采用Gait Watch运动训练与步态分析进行步态分析,运用步态分析方法对两组患儿的髋关节屈曲角度进行测量[4],分值越低越好。(2)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表(GMFM-88),取总百分比,即每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能区百分比),各能区百分比之和除以5,分值越高越好[5]。(3)髂腰肌痉挛:采用髂腰肌肌张力(MAS)评分,1级、1+级、2级、3级、4级分别评定为1、2、3、4、5分[6],分值越低越好。
疗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