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自贸区解析
 
 
陈柔笛
上海自贸区,全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一个“境内关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区内实行零关税政策,外籍船舶可以自由进出,取消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是对于保税区和自由港的进一步拓展和,直接办理经常项下、直接投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上海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与区内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且许可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的支付机构合作,按照支付机构有关管理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3)区内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为其境内外关联企业提供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业务。
可见,跨境人民币的结算与收付业务不仅仅是手续最大程度的简化,更是范围的开放与限制的放松,人民币实现真正的跨境使用有望在上海自贸区得以实现。
于此同时,政府也将在自贸区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试验,逐步建立利率市场化定价监测机制,实现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行先试。条件成熟时,放开区内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以鼓励国内国外的企业与个人踊跃投资,吸引资本,推动自贸区形成新型的更快速有效的资金链拉动经济发展。
外汇管理方面,进一步简化外币资金池管理,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简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加强事后监管;在保证交易真实性和数据采集完整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资金意愿结汇;支持试验区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取消金融类租赁公司境外租赁等境外债权业务的逐笔审批,实行登记管理;取消区内机构向境外支付担保费的核准,区内机构直接到银行办理担保费购付汇手续;完善结售汇管理,支持银行开展面向境内客户的大宗商品衍生品的柜台交易。
总而言之,上海自贸区通过上述改革试验很可能会在区内构建一个涵盖离岸和在岸业务,本外币一体化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独立金融运行环境。
解读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全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是指政府在清单中列明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外,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被许可。
纵观2013版的负面清单,其中禁止字样有38条,限制字样74条,禁止款占少数限制款占多数意味着部分条款管理和解释的空间比较大,除了制造业设置门槛较多外,大部分行业的限制都比较少。
特别是作为重点开放的服务业,除了“投资文物拍卖”、“投资文物商店”、“投资新闻机构”、“投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活动)”、“投资博彩业”和“投资色情业”被禁止外,大部分服务行业都较开放,特别是对于艺术品市场的开放,使得自贸区内的艺术品市场异常红火。
这种加法为主,减法为辅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将来的发展中,也势必会使这张“清单”越来越短。
自贸区存在的“隐患”
作为保税区和自由港进一步延伸的自贸区,在进一步开放的优越环境与政策支持下,反对声音也此起彼伏。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美者提问时曾这样说道:“如果允许私人创办银行,允许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允许外资银行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这样就会在上海自贸
区内形成一个小环境。如果允许美元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将使区域内外利率差别扩大,有可能出现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