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福州风土人情.pdf

格式:pdf   大小:18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福州风土人情.pdf

上传人:小辰GG 2022/7/5 文件大小:1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福州风土人情.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福州风土人情
迎 春
福州民间传统时令节俗,又名迎春牛。明清两代立春前数天,福州百姓都前往
庆城寺闽王祠前取土,捏制春牛,准备春耕,以答谢闽王王审知开发福建的功绩。
立春日,近郊农民选派代表入城,在知府衙前集结,人福州风土人情
迎 春
福州民间传统时令节俗,又名迎春牛。明清两代立春前数天,福州百姓都前往
庆城寺闽王祠前取土,捏制春牛,准备春耕,以答谢闽王王审知开发福建的功绩。
立春日,近郊农民选派代表入城,在知府衙前集结,人群中有锦旗、彩坪、十番 呎、
梨园百戏等。例由太守骑马领头,农民们抬着春牛随后。 在鼓乐和鞭炮声中,沿街
转巷,从东城行春门出城。并事先选定在某乡村,由太守亲自扶犁耕田,礼毕回城,
历时天。迎春日,一 万人空巷,并有泥塑小春牛以及版画春牛图等出售,盛况空前。
此俗已废。
迎 年
福州民间传统节气时俗。亦称迎年赛会。旧时多在农历每年正月初十以后举行,
月底结束。以村为单位,或数村联合,用八抬大轿请出当地所供神像,如泰山神、
白马王、尚书公、临水奶等主神,加上神的部属,如白须、孩儿弟、七爷、八爷等“答
骨”像(1尊竹架制成的神像由1人顶着摇摆而行),衬以地下坪(演员化装历史故
事的一个场面,坐1小车上由人推动行走)、陆地行舟(把彩舟套绑在演员腰上,
在陆地行走,象征坐船)、马上吹、肩头坪、十番呎、舞龙灯等节目,在锣鼓鞭炮
声中结队巡游各村街,群众夹道观看,煞是热闹。
中 元 节
福州传统时令节俗。农村称为“七月半”,俗称“做半段”。半段,指一年之半。
被列为仅次于过年的大节,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
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明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
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
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本家人发展到宴请宾客,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
渡“无主鬼魂”,把“七月半”变成迷信的鬼节,大搞普渡。俗****在这一天各乡村为了
互相邀请,各定宴客时间,只要是七月,不论那一天都可以过节。富足之家以客多
为荣,连续饮宴数天, 甚至唱呎、请评话、演闽剧以娱宾客,耗费巨大。
拗 九 节
又称孝顺节、后九节、送穷节。农历正月二十九,家家户户用糯米和红糖煮拗
九粥,内有红枣、花生、豇豆、芝麻、荸荠等各种配料,用来祭祀祖先,馈赠亲友。
凡已嫁女儿,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拗九粥来源,民间传说不一:一说是相
传目连母亲凶,悍 死后被送进地狱受苦。目连长大后,每天送饭给母亲,都被小鬼吃掉,不得已煮了一碗颜色拗黑的粥,小鬼不敢食,故名拗九粥,目连送饭的日子
即为拗九节、孝顺节。一说源出送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
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
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
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闽俗正月初九称上九,十九称中九,
廿九称下九或后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