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doc

上传人:2786321826 2022/7/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目 录
1 工程概况…………………………………………………………………………2
2监测目的…………………………………………………………………量规"〔JGJ 8-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DBJ14--2004〕;
6〕**魏家庄万达广场住宅区B区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
5 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纬一路及经二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旧有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假设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取30m,水平位移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钢钉设置在基坑边的返坡上。
在保存办公室的四角设置四个沉降观测点。
在基坑每侧的中心处布置测斜管,共设四个。测斜管应保持垂直,并使一对测斜管的定向槽与基坑边线垂直。
观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1。
6 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①初始值: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根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工程的初始值。
-
. z.
②坡顶垂直位移及保存保存办公室沉降观测: 观测仪器采用苏一光DSZ2水准仪+FS1测微器及铟瓦水准标尺。
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展观测,其精度指标为: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
附合闭合差 ≤±( n为测站点)。
③坡顶水平位移:采用拓扑康GTS-332N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
④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位观测井用水位计观测。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不大于10mm。
⑤坡体深层水平位移:在坡顶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观测前测定管顶水平位移,然后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观测点精度不低于1mm。
2〕观测要求:同一工程每次观测时,宜符合以下要求:
①采用一样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③固定观测人员。
7 监测频度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10d观测一次。
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3〕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①监测工程的监测值到达报警标准;
②监测工程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