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 0013.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 0013.docx

上传人:淘气小宇 2022/7/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 001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_0013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_0013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_0013
鹿柴
唐朝·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_0013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_0013
【阅读重点】古诗《鹿柴》赏析_0013
鹿柴
唐朝·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清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阴暗处的青苔上。
【说明】
鹿柴( zh à i ):王维在辋川别业的名胜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 y ǐ ng ):同“返影”,太阳将落时经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创作背景】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名胜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买辋川别业。辋川有名胜二十处, 王维和他的挚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此中的第五首。
【赏析】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建一个空寂幽静的境地。第一句先正面描
写空山的杳无人迹,重视于表现山的空寂冷清。以后紧接第二句境地顿出,以局部的、临时的 “响”反衬出全局的、长远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绘空山传语从而描绘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大凡写山川,总离不开详细光景,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述参天古木,或衬着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光景之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们走进深山密林都有这样的经验:山中分明杳无人迹,却忽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前后左右环顾寻找,又见不到一丝人影。诗的前两句,写的就是这类情境。能听到话语,人应在不远之处,但是竟不得见,可见山林之茂盛幽静。山越深,林越密,就越沉寂。按常理,沉寂的空山只管“不见人”,却非一片死寂。瑟瑟风声,潺潺水响,啾啾鸟语,唧唧虫鸣,大自然的声音实质上是特别丰富多彩的。但是,诗人让这些声音都消隐了,不过牢牢抓住有时传来的一阵人语声。在全部都杳无声气之中,这突但是至的“人语响”,显得分外清锐,仿佛一下就打破了山中的沉寂。但是,正如南朝王籍的诗所描述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谷传音,只会愈见空谷之空。这短暂的“响”,反衬出的是长远以致永久的空和寂。待人语响过,山林复归于静,而因为方才的那一阵“响”,此时的空寂便会更为触人心目。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日光,“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