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特色小镇的思考与实践.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特色小镇的思考与实践.docx

上传人:421989820 2022/7/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特色小镇的思考与实践.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特色小镇的思考与实践
小镇更新的思考与实践
——在传承历史与创新未来中建设枫泾特色小镇
枫泾历史沿革
据《枫泾镇志》记载,早在南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枫泾南栅(华亭塘口)已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以创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先导,大力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创业人才和创投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按照新技术、新项目、新企业和新产业的发展路径,形成既符合当前远郊发展实际、又契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新路径。建设枫泾特色小镇,将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和集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资源,为各类“四新”经济的发展提供载体和空间。
枫泾特色小镇是促进产城融合的需要。枫泾作为XX县区新型城镇化试点的重要区域,城镇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一批功能性、基础性项目相继落地。但城镇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作为支撑,目前特色镇建设产城融合发展能级不足,“产(业)”支撑不了“城(镇)”的发展,造成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建设枫泾特色小镇,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条件,承接好中心XX县区、新城的功能转移,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集聚特色功能要素,提高综合竞争力,从而吸引产业导入、企业集聚,提升城镇建设品质,不断促进产城融合。

枫泾特色小镇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需要。目前,上海远郊中心镇发展相比较中心XX县区和新城发展明显滞后,建设枫泾特色小镇是落实今年市委一号课题“补短板”工作要求的着力点,只有建设好特色小镇,才能激发镇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形成上海大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通过建设枫泾特色小镇,突出对
4接中心XX县区、支撑XX县区新城及发展“三农”的功能,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紧凑布局,注重培育相对独立的服务功能。特色小镇承担着“城”与“乡”之间的节点功能,既可以通过承接中心XX县区人口向小城镇的下移,以减轻上海大城市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病”,又可以吸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上移,以防止农村人口“空心化”,从而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战略定位

立足枫泾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区位条件,立足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立足与中心XX县区、金山新城及周边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承接上海大都市的产业和功能转移,衔接与金山新城的错位发展,对接周边小城镇的联动发展,重点打造上海大都市西南门户的功能,把枫泾建设成为具备交通节点、产城融合、服务协作、要素集聚的特色镇,形成具有“经济发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服务便捷;生态宜人、和谐宜居;规模适度、城乡一体;人文传承、特色显著”内涵的江南“美丽小镇”,承载起人们幸福的生活和工作,打造令人向往的特色小镇。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经济发展、产城融合。通过与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海航集团、建工集团等名企名商的深入合作,打造既宜居又宜业,产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拥有独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完善提升旅游区商业业态布局,注重品质开发新镇区,提升住宅品质,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枫泾。
二是功能完备、服务便捷。完善基础性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区域对外交通环境,拉近枫泾与上海中心XX县区及浙江周边地区的
5空间距离。完善城镇主要功能配套,形成区域医疗特色,承接上海中心XX县区高等教育资源转移,打造教育高地。
三是生态宜人、和谐宜居。结合枫泾自然风貌和利用水网密布的优势,加快枫泾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城镇,增加城镇的宜居指数。通过发挥“三访四步”服务群众工作法、“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四是规模适度、城乡一体。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人口规模和结构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相适应,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区治理,发挥农民在实施村庄改造、卫生保洁、河道整治和保洁等方面的主体意识,形成自我长效管理机制。
五是人文传承、特色显著。深入挖掘和传承枫泾历史文脉,以创建枫泾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提升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建设,依托中国农民画村,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园区。加强旅游转型提升,以文化特色、休闲特色为载体,推进全域旅游,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策略
建设枫泾特色小镇,优化完善总体布局,不断提升特色制造、生态宜居、总部商务、休闲旅游、文创教育五大功能,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功(能)后形(态)”的建设原则,以功能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