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doc

上传人:啊的生娃娃ACV 2017/6/6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生物作用受损, 或者两者兼有引起。西医主要采用服降糖药直接降低血糖或者通过注射胰岛素间接降低血糖。而从中医角度而言, 糖尿病又称消渴病, 其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劳倦过度等。消渴病多本虚标实,本虚证常见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 标实证有热、郁、痰、淤之分。本虚与标实两者互为因果。一般初病多以内热为主,病程长者则内热与阴虚、气虚互见。进而表现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之证。笔者根据八纲辨证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处方随症加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本诊所近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10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 WHO1999 年指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 :空腹血糖大于 。计算机程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探讨组各 50例。对照组男性 29例, 女性 21例, 年龄 40-7 5 岁,病程 2-13 年,体重 50-70kg 。探讨组男性 30 例,女性 2 20例, 年龄 42-76 岁, 病程 2-14 年, 体重 47-75kg 。经统计学 分析,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可进行实验研究。 方法:(1)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或格列***类进行口服治疗, 患者如果病程较长, 血糖难以稳定控制, 可合并注射胰岛素。(2) 探讨组根据中医辩证法, 将患者主要分为气阴两虚、阴虚热盛、阴阳两虚、血瘀气滞、痰湿内阻等 5 种证型【2】。以清热、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气阴两虚者健脾益气、滋阴补肾, 阴虚热盛津亏者滋补肝肾、养阴增液, 阴阳两虚者宜培元固肾、滋阴助阳,气滞血瘀者疏肝通络、活血化瘀, 痰湿内阻者化痰除湿、健脾助运。其余各种证型随证候的变化合理应用不同的汤剂加减使用, 中药汤剂都是本诊所自制。 疗效评定标准[3]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 2h 测量血糖。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症消失,血糖水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病症减轻,血糖水平趋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病症保持病态,血糖水平不正常。 统计学方法:测量数据统一采用 进行处理,分别采用配对 t 检验和 x2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 计量,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临床治疗 4 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探讨组有 3 效率为 92% 可见探讨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见表 1 。随访 3 个月,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情况, 探讨组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