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走近“奔驰班”.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近“奔驰班”.doc

上传人:妙玉 2022/7/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近“奔驰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近“奔驰班”
闫志刚 铃声响后,奔驰班田老师以车间主任的身份召开晨会,并给大家宣读了一则公司生产部通告:“奔驰公司发现Unimog F200车型油底壳设计存在缺陷,设计人员对缺陷进行了改进,要求大家按改进后的图纸完成新零件的制
可以说,“奔驰班”从教授到设备设施,都打上了“德国制造”的标识。而这只是看得见的变化,更大的改变发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点,亲身体验过“奔驰班”课堂教学的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主任、职教课程改革专家戴士弘感触颇深。
“奔驰班”所采用的“准员工”人才培养模式,即文章开头描述的一幕,给戴士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是送上门来的德国职业教育样板,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宝贵经验”,“奔驰班”的经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大方向”。
奔驰生产班以“乌尼莫克车模制作”为主的金属加工技能训练课程涵盖了汽车制造技术工人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等,这些课程的基本内容都融于“乌尼莫克车模”的零件制作和装配中,不再单独开设。
“这些教学内容,在我们这里通常会设置十来门课程,把它们按照学科体系的线索排列实施。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课程设计必须以能力训练为核心,不是以知识体系为依据。我们的课程设置必须进行‘能力本位’的改造。”戴士弘强调。
奔驰班全部课程设有“乌尼莫克车模制作”“机器人工作站的使用与维护”和“轿车模型”等几个大型综合项目。每个项目都涵盖了不同领域的诸多技术内容。戴士弘认为:“所有项目都是在仿真企业环境、转换师生角色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可以承载被称为‘软技能’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这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除了课程和教法,“变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上。汽车制造系主任王京道出了“奔驰班”的诸多与众不同:教师以车间主任身份进行工作部署;学生以生产班组为单位讨论工艺步骤;教师讲解加工中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产品加工;教师以质检员身份检测工件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生产总结会的形式讨论本日工作得失……
这些变化的教学效果如何?专业课教师马峻告诉记者:学生对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热情很高,能够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学到理论知识,培养职业素养。教学成果以产品形式体现,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对此,王纪东认为,唯有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相互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双元制”本土化,才能将工作导向的课程真正落到实处,使理论教学、技能培养与实际工作保持内容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走校企合作之路。

“奔驰班”的示范效应
从以上种种“变化”,可以看出:规模不大的“奔驰班”已经注入了德国双元制的基因。
王纪东告诉记者:目前校企双方合作良好,除实现最初制定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目标外,已在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更加深入的合作,并取得部分成果,比如,奔驰班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首批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点班。





据了解,受“奔驰班”的启发,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依照“奔驰班”的模式,分别在福州、广州、上海等地也建立了奔驰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