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辽宁工业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本世纪头十年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辽宁工业经济实现工业化。
二、促进辽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辽宁工业结构调整应巩固发展原有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的高增长行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有工业产业格局基本涵盖了上述三方面产业发展方向,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技术发展的变化状况,逐个分析研究,制定具体的行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发展。
结构调整必须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坚持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是投资的现实选择。对于传统基础和优势产业,主要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优化升级,巩固和发挥老优势;对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努力通过新建方式构筑新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以民办形式创业。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多元投资主体,拓展包括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外资、民资等多元投资渠道。要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制定鼓励投资特别是鼓励外商和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加快经济布局调整和优化,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
经济布局最重要的是生产力布局与企业布局。辽宁在巩固现有工业产业格局的基础上,应着力促进各个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与配置,扩大区域经济联系、分工与配套,形成若干经济区,如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经济区,以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企业布局调整要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抓大、放小、退劣”和发展民营经济,真正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除极少数需要国有独资的企业外,要以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的形式培育发展一些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要依托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关系,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有效机制与途径,通过关闭破产降低不良资产比重;要创造各种条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提高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打造国际化企业
近年来,世界500强等大跨国公司加快对华投资,并开始把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讯、新型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步向我国转移,构成了可以充分利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
辽宁必须抓住这个机遇,主动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与竞争,走国际化道路。一是把招商引资同地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上―一批利用外资重大项目,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技术、管理和人才。二是加快骨干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特别要鼓励通过并购方式,转让部分国有股权实现合资合作,以促进国有企业改组和改制。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创建和培育国际品牌,这是企业通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四是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办厂,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市场化进程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