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返贫预警机制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返贫预警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qvuv398013 2022/7/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返贫预警机制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返贫预警机制研究
作者:

[提要]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关键性胜利,实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摘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处理的难度,应当事前根据当地需要对贫困脆弱性和返贫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控,从而进行精准施策。因此,本文对返贫类型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返贫预警机制,及时反馈有效信息,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掌握返贫动态变化,进而阻断返贫现象发生,巩固脱贫成果。
三、返贫现象类型分析
返贫现象指的是某些地区或群体在脱贫之后又重返贫困的现象。根据政策、环境、主体、经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将返贫现象类型划分为政策性返贫、突发式返贫、薄弱型返贫及经济性返贫四种。
(一)政策性返贫。政策性返贫是指基于政府政策而引发脱贫人口生计风险的现象。随着经济方式的转变,政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使得贫困人口脱贫后又陷入返贫状态。扶贫干部长期形成的陈旧观念、意识形态等不符合当下扶贫形势,使扶贫效果达不到最优状态,出现扶贫滞后等现象,最终就会导致越扶越贫。同时现实扶贫中还存在一个现象,扶贫政策不对症,有些扶贫干部存在“重成绩、轻过程”的思想,政策的制定与贫困户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偏差,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从而达不到理想的脱贫效果。因此,政策性返贫反映了政策的旧套路行不通,没有及时进行战略转移和长效衔接,扶贫力度减弱,贫困人口再次陷入贫困当中。
(二)突发式返贫。突发式返贫是指自然灾害的突然发生导致农户重返贫困的现象。据中国气象局报道: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为主。灾害具有突发性、频繁性等特点,成为影响农业粮食安全、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我国东北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地区之间气象状况差别较大,极易发生自然灾害。2019年7月黑龙江省在一年内气温最高的“三伏天”19个市县降雷雨同时伴有冰雹,造成农田大面积毁坏,加重了贫困程度。还有我国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也易发生自然灾害。如2019年6月上中旬广东、湖南等6省市的洪涝灾害、青海省玉树州连续出现12次强降雪,造成大量牲畜死亡,乡镇道路中断等,灾情惨重。贫困地区人口财富积累少,抵御灾害能力差造成大面积返贫。
(三)薄弱型返贫。薄弱型返贫主要是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包括个人思想意志不坚定,脱贫积极性低,身体力行单薄脆弱等问题,再加上农民自身素质差,知识储备不足,更是“致富无门”,还没有摘掉穷帽、斩断穷根就重返贫困。目前,乡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充裕,使孩子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视野得不到扩大,学****落后于城市同龄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提高综合实力、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但在扶贫路上可以看到很多低龄辍学儿童,这使贫困家庭的贫困现状更加糟糕,文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创收途径。无法从这一根源上得到改善就会再现贫困。
(四)经济性返贫。经济性返贫体现在产业结构较单一,同时伴有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匮乏,使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返贫问题日益严重。首先,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三产融合深度不够,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农产品数量不充足、市场竞争力弱、集体经济发展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