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诗词曲三首》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13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曲三首》课件.ppt

上传人:df158687 2022/7/6 文件大小:1.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曲三首》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观沧海
资料卡: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观沧海
资料卡: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胸怀。
一、吟读——读出情味
二、译读——理解内容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耸立在海边。 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志。
三、赏读——飞扬神思
1、诗中正面写大海的句子是哪些诗句?写出了大海的什么特点?
我从“_________”读出了大海______的特点。
2、“日月之行”四句并不是作者“观”到的,这样写有何用意?
这四句是作者的想像夸张,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同时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来表达诗人自己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四、诵读——增加积累
附:积累小卡片
曹操的诗极为本色,表现出他的鲜明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胸怀和气魄;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质朴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诗风雄浑苍劲,质朴古直,属于一种刚性的阳刚美。这种诗风,是其自身英雄气概及时代风貌的反映。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
340多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
.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
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赏读——咬文嚼字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不仅表现了太守英武的身姿,还体现了作者的防务思想:利用冬闲季节以打猎的方式进行武装演****增强民众保卫国土的意识和能力。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豪壮
4、这种豪壮之情还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鬓微霜,又何妨!
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也反映出作者关心国家的完整和统一的爱国思想。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
写作背景
华  山
吟读——感慨万千
黄 河
这首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