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is template i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ourseware template of the enterprise
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园林艺术的含义 ,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3)寺观园林
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 陵寝园林 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四、园林的功能
主要功能有:
1、狩猎(或称围猎)
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赏、兼有训练禁军的目的,还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
2、游玩(或称游戏) 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
3、观赏 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区、景点进行观赏和欣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
4、休憩 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息。
5、祭祀 古代的陵园、庙园等。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1、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很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生活资料,是谈不到造园活动的。《礼记·札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2、石器时代
即便是到了旧、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时期,有了典型的村落,如西安半坡村,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已出现,用手制的形态和花纹都很精致的彩陶,有些陶器上还刻有类似文字的符号。但该时期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十分低下,也只能提供极其微小的多余东西。
3、殷商时期(园林起源):
商朝的甲骨文中有园、圃、囿等字的出现。
在园、圃、囿三种形式中,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特别是从商到了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据《孟子》记载:“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中养有兽、鱼、鸟等,不仅供狩猎,同时也是周文王欣赏自然之美,满足他的审美享受的场所。可以说,囿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
所以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4、秦汉时期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统一的大国后,连续不断的营建宫、苑,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应推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周围三百里,内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秦代的理水技法已有相当的水平,不仅以水造景,更把水景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巧妙的结合起来。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模相当壮观。如:秦代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成为风景秀丽的兰池。兰池使整个景区因水而活,同时也是一项蓄水拦洪的水利工程。
汉代:所建宫苑以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规模为最大。汉武帝在秦上林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不论是其内容和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3)初步开创了池中人工堆土叠山的造园形制。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由此开始。它不仅成为历代皇家园林创作地山的主要模式。还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是我国造园史上历代相传、广为应用,且常常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重要技法。
5、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