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鞭草中草药牙膏的制备
【摘 要】探索研制马鞭草中草药牙膏的最优配方。以马鞭草为原料,考察不同配比的碳酸钙、甘油、马鞭草提取物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对牙膏感官性能的影响,并对牙膏的去污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检测。最优配方为马鞭草沫仪、pH S-320型高精度智能酸度计、KX/YG型过硬颗粒测定仪、高速粉碎机。
试验方法
马鞭草有效物的提取
取一定量干燥的马鞭草用水浸泡洗净、烘干、取样、放在高速粉碎机中进行研碎,放置于烧杯中备用。称取处理好的马鞭草粉末5g于滤纸中,包好置于索氏提取器中,以30wt%乙醇作为提取剂,利用索氏萃取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其中,固液比1:10,温度:70-90℃,时间:5-6h。之后将提取液进行减压蒸馏处理,浓缩到一定程度,冷却、进行抽滤,置于培养皿中放到冰箱中冷冻,之后进行冻干处理24h,之后装管备用。
马鞭草中草药牙膏研制工艺
按照配方比例,先将碳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CMC等粉质原料称好,用研钵进行研磨;再将糖精钠、甘油、等原料溶于称量好的去离子水中,利用机械搅拌在烧杯中进行搅拌50min后,搅拌至没有颗粒存在,再加入马鞭草提取物和香精,继续搅拌30min完成制膏,经真空脱泡完成成型,装管。 牙膏配方原料的选择
实验设立了9个配方进行处理,牙膏配方中主要原料的比例如表1所示。调整甘油、碳酸钙、马鞭草提取物、CMC的加入量,[5]。
2 结果与分析
马鞭草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图1 马鞭草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
在红外光谱图中:在3384cm-1和1076cm-1处的吸收带,提示该化合物含有羟基,在2919cm-1、1464cm-1和1270cm-1处有吸收带,提示该化合物含有甲基(—CH3)和亚甲基(—CH2),在1743cm-1处有吸收带,提示该化合物含有羰基(C=O),在1602cm-1处有吸收带,表明该化合物含有酯羰基(=C=O),在1602cm-1和1032cm-1处有吸收带,表明该化合物含有连氧双键(O—C=C),在1270cm-1、1076cm-1和1032cm-1处有吸收带,表明该化合物含有C—O—C,与文献报道的马鞭草苷的红外光谱完全一致[6]。研究表明马鞭草有效活性部位是其脂溶性成分。
感官评价[7]
以牙膏的外观、拉丝现象、气味、pH、过硬颗粒和泡沫量为指标,采用感官评价法进行评价。从表2可以看出,牙膏的颜色受马鞭草提取物加入量的影响很大,并且还受碳酸钙添加量的影响;拉丝现象的影响主要是CMC增稠剂的用量,碳酸钙的用量对其有一定的影响;粗糙度主要受碳酸钙的影响,气味受香精的影响。这表明9种配方中以配方⑦效果是最好的,膏体外观光亮细腻,呈褐色,气味桔子味,拉丝现象明显。
设置了pH=,马鞭草牙膏的pH值与市面上的普通牙膏相差不大,普通牙膏、自制牙膏、空白牙膏的pH,三者大致呈中性,说明制备的马鞭草牙膏符合牙膏行业pH值的标准。
由表2可知,经过100次摩擦过后的载玻片无划痕,9个配方中的马鞭草试样牙膏无过硬颗粒,该牙膏符合牙膏行业的标准要求。使用罗氏泡沫器测量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