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
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1
“十个全覆盖”工程便民连锁超市调研
一、基本状况
20xx年,依据商务部《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配送中心实行连锁配送,防止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流入,消退了群众顾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各种商品。
(三)开拓了牧区流通市场,活跃了牧区经济。被改造的便民连锁超市采纳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的营销方式,极大的提升了牧区商品流通网络,改善了牧区消费环境,让牧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消费环境,并以市场化的手段抑制农资价格的涨幅,使牧民削减投入,增加效益,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四)企业发展壮大、社会效益显现。通过多年的实努力,便民连锁超市工程给承办企业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影响,承办企业通过走进牧区市场、旺盛牧区市场、扎根牧区市场,网络规模逐步完善,竞争力逐步提高,在便利牧民消费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迅猛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农家店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牧区食品平安水平,提升了商品消费档次,促进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变更了一批牧民的经营和消费观念,让牧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连锁超市进村入乡后,丰富的商品,实在的价格,让牧民得了实惠,有力地拉动牧区消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下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为牧民服务的水平。
(一)嘎查本地超市购买力不高。我旗地广人稀,居住分散。200户以上的嘎查有16个;101-200户的嘎查有21个;101户以下的嘎查有7个。当地牧民习惯就近购物或到苏木所在地消费,本地商店购买率低,经济效益少。
(二)配送成本高,配送率低。由于部分嘎查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配送成本高,夏季下雨后道路泥泞,配送车辆无法进入,冬季道路积雪大,封道时间长,配送存在肯定的困难,配送率不高。
(三)承办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不强。承办企业本身实力不强大,对加盟店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配送比例低,配送成本和商品价格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村级超市相对于乡级超市,普遍存在面积小、商品品种少、赊账多、资金投入不足,扩大规模难等问题。
三、看法建议
一是提升项目建设质量。要进一步提高相识,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把建设质量作为度,做好项目质量验收和自查自纠工作,严把质量关。同时,要着重提高牧区便民连锁超市覆盖率,重点推动在具备建店条件的和空白地区建设,努力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二是发挥便民连锁超市的示范效益。对规模化、规范化的农家店进行示范推,并以此带动周边超市的延长和改造,引导牧民变更消费习惯,创建城里人逛超市的方式在牧区渐渐兴起。三是加快推动信息化建设。借鉴先进地区信息化建设模式,应用现代流通技术,促进便民连锁超市信息化建设,着力搭建好牧区信息服务平台、牧区金融服务平台、移动增值业务办理平台。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便民连锁超市质量,拓展牧区流通网络功能,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服务牧民水平。
四是明确关系、规范行为、建立长效机制。便民连锁超市的验收仅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开端,更多的工作在今后的运行监管上,承办企业要加大对便民连锁超市后续管理力度,加强对便民连锁超市业主现代流通意识和经营实力、遵守法律意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便民连锁超市的经营行为,确保便民连锁超市“建得起,稳得住,有效益,能发展”。
五是完善提高配送功能,努力提高配送率。仔细探讨配送商品价格接轨问题,扩大区域性总经销、总代理经营,尽力降低商品成本,确保商品质量。进一步加大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力度,有效解决配送实力不足、配送成本过高的问题;要加快小城镇商业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二级配送中心功能,逐步建成以旗县为中心,以城镇为骨干,以嘎查为基础的配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