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危重病人的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607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危重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书农 2022/7/6 文件大小:6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危重病人的护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危重病人的护理PPT模板课件
危重病人的护理
文档附赠有可编辑的3D小人素材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且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如果抢救及时,护理得当,病人可能转危为安。反之,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刺激。
A:受压部位皮肤红润----安尔碘消毒----妙膜。 B:受压部位皮肤破损----生理盐水(安尔碘)------红霉素软膏-----德湿可。
C:受压部位皮肤水疱----注射器抽取----安尔碘消毒----- 红霉素软膏-----德湿可。
D :受压部位皮肤溃疡------积极清除坏死组织----生理盐水(安尔碘)-----德湿康(德湿威) 。
五、饮食护理
1、评估病人营养状况与失调原因。
2、了解病人的饮食****惯,让病人及家属认识增加营养摄取是适应机体代谢及治疗过程的需要,解释营养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3、创造良好的进食情境:包括情绪、环境、舒适等。
4、根据病情与医嘱合理饮食,必要时予肠内营养、静脉营养。
5、注意饮食后有无腹痛、腹泻、呕吐等,保持大便通畅。
六、心理护理
危重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主要对疾病及监护设备、治疗仪器等缺乏了解。仪器噪声、光线刺激、同病区危重病人的抢救或死亡,均会对病人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体内儿茶酚***类物质分泌增加,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恶性心率失常。
因此,对于清醒者,应针对性指导病人认识所用的心电监护设备、呼吸机、微泵、输液泵等仪器的使用目的、方法,解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对仪器发生的报警情况要向病人说明。
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讲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尽量调低仪器的报警声音,病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线、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情绪,取得病人的配合。
护士要主动与病人多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多提问题,对病人所提问题耐心听取,详细解释,使病人感到你对他的重视与尊重,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四方面:几种常见重症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昏迷病人急救护理常规
1、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神志变化,作心电监护
2、建立静脉通道
3、吸氧
4、抽血作生化检查。协助医生查找昏迷原因
5、做好皮肤护理,行保留导尿
6、保持呼吸道通畅
7、做好特护记录
8、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9、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二、休克病人急救护理常规
1、立即安置病人到抢救室。
2、取休克卧位。
3、鼻导管给氧。
4、保暖。
5、急诊心电图检查及床旁心电监护
6、化验检查、配血、备血。
7、开放静脉,按医嘱给药。
8、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生命体征
9、病情稳定后,安全护送监护室内。
10、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1、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三、呼吸衰竭病人急救护理常规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合理给氧。
3、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安呼吸机。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呼吸中枢***、抗生素等。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6、协助医生作好支持治疗,预防负氮平衡。
7、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8、按急救病人护理常规。
四、急性中毒病人急救护理常规
1、迅速安置病人到抢救室。
2、畅通呼吸道。
3、立即洗胃,强酸强碱中毒禁止洗胃。
4、开放静脉,准确使用各种解毒剂。
5、保暖、吸氧,对症处理。
6、导泻。
7、局部清洗。
8、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
9、对企图***的病人给予安全防范,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有专人守护。
10、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1、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五:发热病人护理常规
1、凡是发热病员,首先测体温,查血并将结果登记在病历单上,送到诊断室。发热病人观察做到每天测体温4次(特别情况可每天4小时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降至正常三日后,方可改为每天测体温二次。
2、病员体温升至39℃时,若作头部冷敷,或体温不降或继续上升者,可用冰袋,温水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经上述措施仍不降者,可通知医生采用药物降温,凡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均应复测体温一次,并在体温纸上用红虚线表示。
3发热病员应绝对卧床休息,鼓励多喝水每天饮水量3000ml左右,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热量保证在3000卡左右。酌情记好出入量,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补液纠正。
4、体温骤降时注意保暖并及时观察血压、脉搏、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高热出汗多,应加强皮肤护理,勤换衣服、避免受凉。
6、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可用温水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