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9
文档名称:

民事诉讼法.ppt

格式:ppt   大小:2,139KB   页数:2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事诉讼法.ppt

上传人:yinfen 2022/7/6 文件大小:2.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事诉讼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is template i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ourseware template of the enterprise
民事诉讼法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纠纷解决民商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方式,但两者在制度上有所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08司考)
,仲裁不适用与身份关系有关的民事纠纷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仲裁裁决则可由部分仲裁庭成员签署
,而仲裁机构不介入任何财产保全活动
王某是某电网公司员工,在从事高空作业时受伤,为赔偿问题与电网公司发生争议王某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处理争议?
A 可以向本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B 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C 可以不申请劳动仲裁而直接向法院起诉
D 如果进行诉讼并按简易程序处理,法院开庭审理时,可以申请先行调解
(三)公力救济:主要指民事诉讼
诉讼解决纠纷的特点:
1、纠纷的解决者是代表国家的法院
2、纠纷的解决过程有严格的程序
3、纠纷的解决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
(四)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
民事诉讼作为民事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支撑、维持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作用。
第二节 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诉讼活动+诉讼关系)
诉讼活动:法院的审判活动+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
案例:张某、王某诉某商场侵害名誉权案
[案情]199X年12月24日,女土张某与王某到某超市购物。当她们付款后携带商品准备离开时,商场设置的报警器响了,两名男服务员将她们拦住,反复逼问她们有没有拿别的东西,并将张某与王某推进一间商场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强行要求张某与王某摘下帽子,解开衣服,打开包,让他们进行检查。张某与王某反复申明她们没有拿别的东西,均无效,于是二人忍辱接受了检查。超市工作人员经检查确认张某与王某并没有拿别的东西后,才将二人放行。事后,张某与王某向某区人民法院起诉,受诉人民法院以侵害名誉权为案由予以立案受理。法庭上,双方对事实没有异议,但对是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关于名誉权保护的规定产生了分歧。最后,法院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条判决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支付一定的金钱赔偿。
[思考]什么是民事诉讼?它有何特点?
民事诉讼构造
法院是当事人之间民事纠纷的中立裁判者,当事人则是民事权益相冲突或对立的民事纠纷主体。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呈现着等腰三角形之态:法院作为裁判者居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双方当事人分居等腰三角形底边和两腰的两个交点之上;法院和双方当事人保持着相等的“司法”距离,双方当事人则处于平等的对抗状态。这是最基本、最典型的民事诉讼形态或构造。
法官(审)
原告(诉)
被告(辩)
(二)民事诉讼的特征
1、国家强制性
2、严格规范性
一方面表现为民事诉讼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规定有序进行,即要遵守程序法之规定;
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诉讼中法官必须根据民事实体法律规范等对纠纷作出最终结论,即要遵守实体法之规定。
起诉
一审
15天后生效
15天内上诉
二审
强制执行
再审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
诉讼

成本低、迅速、便利
程序简单明了
高度的意思自治
正当合理的程序有助于案件事实的澄清和民事纠纷的公正解决.
具有强制力,成为公民权利实现的有力屏障

在追求低廉和迅速解决纠纷的同时,可能导致一些非正义的结果,例如,当事人的妥协使自己的权利不能全面实现;抹煞和淡化当事人的权利意识和实现权利的意愿;在运作中可能出现违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过分发展或强调ADR可能导致社会忽视审判的功能,对国家的司法权造成一定的侵蚀。
诉讼是一种极具职业专门性的技术性活动,不易为一般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当事人在心理上与诉讼保持一定的距离,妨碍了对诉讼的利用。
程序复杂繁琐、时间持久、成本高昂。
在下列案件中,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民事案件有:( )
A.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达成有效仲裁协议的买卖合同纠纷
B.任蓝与其工作单位之间发生的分房纠纷
C.乡计划生育办公室与村民林一山之间的计划生育纠纷
D.吴言与伍用之间的侵害人格权纠纷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