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训练(十二)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调查鲤鱼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渔网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大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物种丰富度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田间某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入为大于1的常量
调查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大
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生物利用环境资源
C[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数学模型为Nt=N0k,由于ZNJN所以入为大于1的常量,A正确;调查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的生物种群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如跳蝻,B正确;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先是逐渐增大,达到顶级群落时,物种丰富度保持稳定,C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髙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时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正确。]
8.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一半沙土一半水域,水底养着虾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漂浮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虾蟹的排泄、排遗物,沙土中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
蔬菜从虾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属于分解者
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维持其相对稳定
C[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蔬菜属于生产者,C错误;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正确。]
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入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入值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前4年间和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第4年到第5年间和第9年到第10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从第5年末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直到第9年,保持相对稳定
D[前4年间入>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第5年到第9年间,入=1,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A错误;第4年到第5年间,入>1,种群数量在增加,第9年到第10年间,入V1,种群数量在减少,B错误;从第11年到12年入V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12年后入>1,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C错误;由图可以知道:在第1〜5年之间入>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在第5〜9年间入=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D正确。]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00冊丽池200一:〒3口圣出睪军
随着距离的增大,蝗虫的种群密度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
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