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16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6/8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总结总结) ,坚决践行市局“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将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与气象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以“政府主导,高位推动”为思想方针,以台站搬迁任务和落实地方编制为重点,稳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做到“七个着力”。一、及时响应,着力贯彻会议精神在 2013 年9月3 日全市气象现代化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会议后,县政府紧接于 9月 18 日召开了县政府常务会议,在会议上传达学****了全市会议精神,对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县级气象机构服务、气象社会管理、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同时对会议精神以及饶府发[2013]9 号文件和饶府厅[2012]203 号文件精神,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全县各地各部门要以会议和文件的精神为指引,迅速掀起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热潮。随后,市局徐文良组长多次与县长张华、分管副县长曾锡沪共同探讨《铅山县人民政府与上饶市气象局关于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内容,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分析可行性。目前已经与县政府初步敲定协议,等待正式签订。 12月 18 日,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铅山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上饶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了四大任务以及四大保障措施。二、政府主导,着力建立健全机制一是加强发挥机构职能作用。成立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气象为农服务领导小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领导小组”、“雷电防护管理局”等机构,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二是加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由县政府督办成立了“铅山县气象局台站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对气象局新址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的通知。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领导到气象局以及气象局新址进行现场办公,协调推进气象台站搬迁工作,全力支持气象台站搬迁工作;三是强化汛期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按照赣府厅发?2012?5 号文件精神, 强化汛期气象服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大力推进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善了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及应急联动的有效性。四是强化社会管理能力。将气象部门列为铅山县城市建设规划审批会议成员单位,将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纳入县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审批。三、加大投入,着力夯实气象现代化工作基础一是在编制上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编委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下文督查高位推动地方气象机构编制落实。目前已经成立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雷电防护管理局,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落实人员编制 5 个,其中人影办 3 个,雷电防护局 2 个。同时完成了人影办与雷电防护局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启动了地方气象编的招聘工作,有力保障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机构和人员基础。二是在财政预算上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大了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201 3 年度地方政预算 35 万,今年再增加 3 万元,将达到 38 万元,确保财政对气象事业的经费投入增长比例不小于财政增收幅度;同时增补新一代全自动车载火箭作业系统专项预算 14 万元, “铅山农业〃气象联合为农服务示范县”经费 万元。四、推进并联审批,着力提高气象社会管理能力一是将我局纳入为规划委员会。已将新建、改建、扩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纳入并联审批程序。在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审批的同时会对防雷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全县新建建筑物均有合格的防雷措施。二是城市建设上统筹考虑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县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在制定、审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城市发展规划和重要建设项目时,先征求气象部门的意见,严格执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定,确保气象探测环境不受破坏和影响,做到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相协调。此外,中小学校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工业园区和住宅小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均已纳入政府重点督查内容。五、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预报服务能力我县基本建成了以地面宽带网为主、卫星通信网为辅的气象通信网络,实现了各种气象报文、产品和灾情信息的及时、准确、稳定、高速传输。成立了设备保障工作小组,基本建成了老局、新址两级并联的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体系和备件库。建立了 27 个区域站 4 个山洪站,实现了对局地性气候与灾害的监测和分析。完善了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了短信、媒体、微信三重渠道,及时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县委县政府、乡镇领导、相关部门及种养大户。对于重大灾害性天气和重要气象服务提前 3-5 天形成专题气象服务材料呈阅地方领导。 2013 年共启动、变更应急响应 3 次,气象呈阅件 14 期,气象情况反映 11 期,共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