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doc

上传人:apanghuang3 2017/6/8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作者:白洪涛,陈泽秋,姚柱伟【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 22 例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 22 例,均采用综合治疗。存活 14例(%) ,其中恢复良好 7例(%) ,中残 4例(%) , 重残 3例(%) , 死亡 8例(%) 。结论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 应用促神经细胞代谢活化剂, 是降低原发性脑干损伤死残率的关键。【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诊断;治疗原发性脑干伤是急性颅脑损伤中极为严重的致命损伤,病死率高达 % [1] 。除脑损伤严重外,肺部并发症亦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 1997 ~ 2005 年共收住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 22 例,出现并发症 19例(%) ,其中存活 14例(%) 。笔者现将综合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措施,结 2 合文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2 例中,男18例,女4例;年龄 12~ 61岁, 平均 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18例, 跌伤 3例, 砸伤 1 例。 实验室检查全组病例均行头颅 CT 、 MRI 检查,18 例可见脑干点片状混杂密度影, 12 例见环池和四叠体池积血。其中合并硬膜外血肿 2例, 硬膜下血肿 3例, 脑内血肿 4 例,颅底骨折 9 例,硬膜下积液 2 例,多发性肋骨骨折 5 例,血气胸 4 例,神经源性肺水肿 1 例。 临床表现①意识障碍: 22 例均于伤后立即出现持续性昏迷,格拉斯哥评分(GCS) 在伤后 24h 内进行, GCS ≤8 分 20例,9~ 12分2例。昏迷时间 30天8例, 30~ 60天12 例, 60天2例。②瞳孔变化: 瞳孔大小多变、形态不规则 8 例, 双侧瞳孔缩小 9例, 双侧瞳孔散大 5例。③去脑强直 18 例。④双侧锥体束征阳性 20 例。⑤生命体征改变:呼吸障碍4 例,低血压 3 例,体温下降 2 例。 3 辅助检查全组均在入院 24 h内行头颅CT检查, 16 例发现脑干密度改变,主要为脑干内点片状高密度影,脑干体积增大;合并颅内其他损伤:脑挫裂伤 18 例,颅内血肿 12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10 例。 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措施: ①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保持充足的氧供, 对低氧血症或呼吸功能差者, 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③控制颅内压增高: 及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三联或四联应用 20% 甘露醇、速尿、 10% 人体白蛋白、甘油果糖、β- 七叶皂甙钠等脱水剂。④亚低温治疗: 用降温毯使病人全身降温, 肛温维持在 33℃~ 35 ℃,持续 3~5 天亚低温治疗期间给予冬眠肌松合剂并以呼吸机辅助呼吸。⑤选择有效抗生素, 控制肺部感染。⑥保持内环境稳定。⑦伤后早期给予静脉营养, 病人肠蠕动恢复后逐渐过渡到胃肠内营养。⑧催醒治疗: 给予促神经细胞活化剂神经节苷酯( 即GM -1, 40 mg /d ,肌注或静脉注射, 2周为1 个疗程)、胞二磷胆碱、脑复康、纳洛酮、安宫牛黄丸等治疗,促进意识和功能恢复。⑨康复期治疗:给予高压氧、理疗、针灸、音乐、语言等治疗。 2 治疗结果 4 22 例中,存活 14例(%)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