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docx

上传人:haha 2022/7/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篇一
  浅谈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随评价重要的技术方法之一,它具有成图技术快、质量高、成本低的优点。通过遥感技术对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动力地质现象动态、土地利用及河流水质污染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编制各种专题图件。
  上述环境工程地质制图,研究评价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仅是环境工程地质工作方法的一部分,电子计算机及地球物理综合方法的应用已日益广泛。遥感技术和地球物理综合方法所提供的数据,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解释,提高了识别率,故在环境工程地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环境工程地质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它不仅仅研究建筑区的地质条件,研究环境及自然地质作用,而且也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引发自然动力作用对人类工程的影响。其主要目的就是防灾除害。虽然环境工程地质学在国内外尚未统一认识,本文就吉林市工程地质图编制及吉林市抗震小区化编写中浅谈一点点体会,争取各位同行的共识,起到一个投石问路的作用。中国幅源广阔,历史的前进发展将证明环境工程地质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环境工程师职称论文篇二
  核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对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如何探索与实践核特色建设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核特色
  作者简介:刘迎云(1964-),女,湖南岳阳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泽华(1966-),男,湖南攸县人,南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22]321号-17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22)08-0027-02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从1982年2月毕业的第1届、7所院校有本科生的基础上,发展到目前稳定在251所院校、年招生人数达2万人的规模。这一方面体现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繁荣发展的景象,但也预示着办学竞争的不可避免。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2022年开始招生,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依托我校核类学科专业齐全、培养层次完整、办学规模大、特色鲜明的背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特色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核特色内容引入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对核特色建设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阐述,以期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交流和参考。
  一、核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
  按照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规范的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以“能适应国防工业以及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核设施与核尾矿库退役治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构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核特色,首先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整个课程体系贯彻“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模块,在每个课程平台均有核特色课程或实践环节。课程体系见表1,具体课程名称见表2。
  以上课程体系是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确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组成)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