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丁苯橡胶聚合工艺设计书说明书
第1篇设计说明书第1章绪论设计依据、指导思想
设计依据
主要设计依据是吉林化工学院下发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指导思想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利用传釜单体转化率达64-68%寸,用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单体回收采用水环式压缩机,用挤压脱水机、膨胀十燥机进行脱水十燥[15]。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橡胶厂采用ZEO吸术,用低活性引发剂通过延长反应时间、调节剂乳化剂补加实现高转化率,通过改变氨蒸发压力对聚合温度进行控制,经过14-16小时的聚合反应,聚合达70%单体回收采用三台小脱水机脱水,采用带式十燥机热风十燥(两条线为随工艺包引进,第三线为哈尔滨博实公司参照其十燥箱仿
制)。其工艺路线的缺点一是反应时间较长;二是反应温度控制精度低,温度波动大;三是缓冲能力弱[15]。
南通申华化学工艺路线与吉化公司基本相当,其技术来源于台湾合成橡胶公司,聚合系统聚合温度控制在8C左右,转化率为63%--66%单体丁二烯回收用水环真空泵,苯乙烯回收采用两台减压蒸僻塔申联操作,脱水机为两台并联操作,每条生产线两台小十燥箱(美国W%司生产)并联进行十燥。
虽然丁苯橡胶市场已经成熟,但乳液丁苯橡胶与溶液丁苯橡胶之间的竞争正在增加。溶液丁苯橡胶在加工上存在的问题已通过生产控制聚合物(tailoring)而得到克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较高,各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没有很好的互换性。对于高性能轮胎,没有任何其它橡胶能够代替溶液丁苯橡胶,当然乳液丁苯橡胶也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尽管溶液丁苯橡胶成本比乳液丁苯橡胶约高出17%但轮胎生产者使用溶液丁苯橡胶的趋势已开始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我国的现状的限制,所以我国大多数还是选用乳液丁苯橡胶。
%的苯乙烯,其分子量随聚合情况而异,在10~150万之间。聚合物的分子微结构,也随聚合条件的变化有很大不同。高温共聚丁苯橡胶与低温丁苯橡胶比较,高温共聚橡胶反式结构含量较低,聚合度也较低,凝胶含量较大;低温共聚丁苯橡胶反式结构含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凝胶含量几乎没有,因此,物理性质比高温丁苯橡胶好。
第2篇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章基础数据
1、年产量:
2、年工作日:7800小时
3、轻含量:92%
4、转化率:60%
5、单体回收单元损率:%
6、后处理单元损率:%
7、聚合配方(质量白分含量,净含量/100份单体)
表1-1主要原料指标
原料
指
标
丁二烯纯度
%
苯乙烯纯度
%
[二烯/苯乙烯
72/28
混合苯乙烯纯度
94%
混合丁二烯纯度
93%
纯碱流量/BD而
1/1
表1-2产品指标
产品
指
标
气提胶乳中结合苯乙烯含量(wt%
~%
残留苯乙烯(wt%
%
最终胶乳(wt%
~%
单体回收单元丁二烯损率:(wt%
%
单体回收单兀苯乙烯损孕(wt%%
%
门尼粘度
46~58
伸长率
480%
表1-3聚合配方
名称组分
SBR1500
单体BD
72
ST
28
乳化剂WT
松香酸钾皂液
电解质WT
磷酸
氢氧化钾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
问次甲基二蔡磺酸钠
保险粉溶液
WT
连二业硫酸钠
活化剂溶液
WT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
硫酸业铁
甲醛次硫酸钠
调节剂溶液
叔十二碳硫醇
氧化剂溶液
过氧化氢对铤烷
终止剂溶液
WT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钠
业硝酸钠
SDS
稀磷酸
WT
PHS
第2章聚合工段物料衡算
丁苯物料衡算图:
⑴—
⑵■
300#
(9)
^i0T
——
(3)一
聚
(11)二
⑷一
合
(12)二
(5)_
(13)二
(6).⑺—
单
-04T二
(15)二
(8)
元
(16)*
1一丁二烯;
2
—苯乙烯;
3—调节剂;
4
一活化剂;
5氧化剂;
6
一终止剂;
7—钾皂;
8
—碱;
9一聚合物;
10
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