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晴雯 2022/7/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丙酸***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志坚 [摘要] 目的:%丙酸***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5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酸***替卡松乳膏治疗,对照组2软膏治疗,用法同观察组。对所有患者每周随访1次,疗程为3周。
观察项目
在患者就诊当日及每周随访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别进行评分,各个指标分别按照4级评分法进行。
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瘙痒)、体征(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苔藓化等)评分:0为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重度。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根据评分结果判定疗效[2]:治愈为疗效指数≥95%,显效为疗效指数60%~94%,好转为疗效指数20%~59%,无效为疗效指数<20%。治愈+显效=总有效。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代入SPSS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 8,*P<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2例患者于用药5 d后出现患处局部发红、有灼热感,对照组1例于用药3 d后患处刺痛,症状均自行缓解,无需停药,不影响治疗。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3-4]。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致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压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5]。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者并无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转变。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6-7]。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







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丙酸***替卡松乳膏是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化学结构上修饰产生的一种强效糖皮质激素,其亲脂性大大增强,外用时能与人体皮肤组织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很好地结合。丙酸***替卡松与糖皮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