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读古诗,理解诗意,培育学生的理解力量;观看图画,绽开合理的想象,培育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
《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读古诗,理解诗意,培育学生的理解力量;观看图画,绽开合理的想象,培育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训练。
教学预备:学生预备头饰(小男孩),教师预备头饰(老人),录音机、词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久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看图,激发学生兴趣
1、认真观看书中插图,争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沟通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划出今日要熟悉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认真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以下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教师;(3)师生争论。
其次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走进“一休屋”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 (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 (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 (3)假如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到年老时,再难过懊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仔细感悟。
3、同桌两人相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