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陶艺课活动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陶艺课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PIKAQIU 2022/7/8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陶艺课活动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陶艺课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
学习手工成形的技法,研究各种成形方法的特点。通过学习,学会制作生活中常见的器物,体验制陶的乐趣,并在制作过程中思考陶瓷作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今后的陶艺教学打下基础。
课前形成器壁,确保造型统一。尽管此法成型较快,但制作过程中要有间歇,以便使器壁变硬,否则在重力作用下会倒塌。间歇中,在坯体上盖一块塑料布。由于捏塑法能制作非常牢固的器壁,所以此技发可用于成形大件器皿。
先做花瓶的底部。揉炼一团泥,先用掌根后用手掌侧面捻压泥团,尽量使厚度均匀。双手提起泥板摔在帆布上,撞击会使泥板向全方位延展。重复几次这个操作,直至泥板厚约 1 厘米。
用金属切割器,刮刀或刀切割泥板。用陶针刻画将与泥片粘接的部位,准备制作器壁。
如果没有现成的粉料制备泥浆,可用这种应急的方法:用手工成型一个小碗,碗中倒些水,不断搅动使碗壁上的粘土溶解于水中,做成泥浆。可用画笔将其涂在刻画的区域。
用切割底部剩余的泥片制备小泥片,粘在花瓶底部刻画过的区域。
用陶针刻画接缝里缘,放一圈泥条使粘接牢固,用木制塑刀平滑粘接处。
开始用捏塑法手工成形。将一小片泥部分重叠在泥片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压食,向上做高,保持器壁不下塌。将底部旋转,继续添加小泥片,直至一圈完成。
用四层捻捏的泥片升高器壁。从作品里面加固接粘处,用木制塑刀压光接缝,同时左手扶在外壁防止器壁变形。不要压光外壁和接缝,保留其明显的肌理。用塑了片盖在口缘处,让下面的部分干燥一小时。
同样的方法继续添加泥片。此过程中间再间歇两次,使器壁变硬些。 泥条盘筑成形 此法可用粗细均匀的泥条做出各种形状的器皿。制品壁厚,所用
泥条则粗;壁薄,则泥条尽量细些。泥条由揉好的泥球搓成。处学时,泥条不要
搓得太长,最长约 25 厘米即可。随着不断练习,你将很容易搓出较长,较硬, 粗细均匀的泥条。成形前,先计划好将用的泥条量。搓好的泥条要放在一片塑料布上包起来保持潮湿,这样使用前不会变干。
用双手手掌团出大小不等的泥球
将泥球放在塑料布上。用一只手的指尖滚压泥球,搓成泥条。
双手来回运动,继续使泥条变细,变长。注意双手拇指如何交叉在一起,使双手稳固。
双手保持同样的姿势和运动,沿着泥条移动(不要向下压),得到理想的长度。
所有泥条搓成后,取其中一条做成螺旋,做直筒的底。
用木制塑刀将螺旋表面由外向中心抺平,使之粘接。
用刮刀压光筒底的表面。用陶针刻画将粘接第一圈泥条的区域。
用泥浆涂抹刻画过的区域。刻画第一条泥条。
将泥条放在筒底上,泥条长度应与圆周长度相当或稍微长一些。
沿一定角度用刮刀切去多余的泥条。这比垂直切割泥条要好,可使泥条两端的接合面更大。用圆形塑刀粘接直筒内壁的泥条。
内壁平整后,用同样的方法抺平外壁。
用带有锯齿的刮刀修外壁,刮刀应直立。继续添加泥条。为了避免干燥中开裂,应使泥条间的接缝不要在同一条竖线上。能看到图中第二圈泥条太短了,所以又加了一小段。
用锯齿刮刀的斜边在筒底外缘修出斜面。泥条都粘接完毕后,用锯齿刮刀再刮一边,放在一旁干燥。
釉烧后的直筒。
泥板成形。本练习中用半干的泥板成形。泥板太湿时不利于成形,因为泥板很高容易下垂,所以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