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民族特性和民族历史.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族特性和民族历史.doc

上传人:ttteee8 2022/7/8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族特性和民族历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族特性和民族历史
一、中华民族
1 .“中华民族”的含义
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 统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 括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官 方确定的未识别民族进的思想家去重新思考许多问题。 在“保国、保种”的危急呼声中,严复《天演论》道出全世界 各民族面临生存竞争的“族群理念论梁启超沿着严复提出的 “保种“合群”的思路,开始以现代民族理论来思考问题。
1899年,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期所写《东籍月旦》一 文中,首次采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
到1902年梁启超思考成熟,终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说 法。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 —词的内涵作了说明,其云♦立于五洲之中最大洲而为其洲 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 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 中华也。”随后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 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阐述♦上古时代,我'中华 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 —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 7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明确地指出其含义:'今之 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 谓炎黄遗族。”
1907年,继梁启超之后,晚清著名立宪派代表杨度也 成为“中华民族”一词的早期使用者,是年5月20日,他在《中 国新报》连载的《金铁主义说》一文中,在与梁基本相同的 意义上,即“中华民族”指的是汉族,也多次使用“中华民族” O
革命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的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一文 中,也使用“中华民族”一词,仍指汉族。
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3月19日,革命派领袖黄兴, 刘揆一等领衔发起的影响很大的“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后 改称“中华民族大同会”,这里的“中华民族”一词的含义已经不 再是专指汉族,而是指当时中国国境内的所有民族,包括汉 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同时,在上海等地 的一些地方官员,还发布《化解种族见解之文告》,禁止商 人,报纸广告,公私函使用“大汉”字样,以示民国民族“大同 主义”。
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下,生活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 族群公认自己属于统一的中华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经过辛亥革命后近百年的积淀,“中华民族”的观念,早已深入 人心,成为十三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二、中华民族历史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的 民族史。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上起秦,下至清,从发育 到灭亡,脉络完整,把中华民族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记录得 相当清楚,而汉民族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抓住了这 个关键“主体”就相当于抓住了 “主题‘:因此,对中华民族的 历史,我们就从汉民族的源头说起。
秦朝是汉民族的酝酿阶段,西汉是汉民族的发展、定型、 成熟阶段,东汉是汉民族的逐渐衰退阶段,前三国时代和西 晋时代则是汉民族式微不振阶段,南北朝时代和后三国时代 是汉民族极度萎靡不振的阶段。
但经过前三国时代、西晋时代、南北朝时代和后三国时 代这四个时代在血缘和文化两个方面漫长的融合,汉民族又 获得了新生,可称为新汉民族。隋朝的建立可作为新汉民族 的开始,隋朝的统治者和子民血管里混合流淌着从秦汉一脉 传下来的旧汉民族和西晋末年五胡内迁进入中原的游牧少 数民族的血液。其后的民族发展又遵循着上述某种必然的规 律。唐朝“安史之乱”前是新汉民族的发展、定型、成熟阶段, “开元盛世”时达到顶峰。“安史之乱”后是新汉民族的逐渐衰退 阶段。“五代更替,十国并存”时期和北宋、南宋时期又成了新 汉民族式微不振阶段。
元朝立国时间不长,而且注意保持本民族特点,没有执 行北魏式的汉化政策,相反,实行的是民族分化政策,对新 汉民族的发展没有积极的有作为的影响。朱元璋建立明朝, 赶走蒙古统治者后,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留在大明境内的 蒙古人、色目人自然演化成今天的少数民族,中原汉人中混 合了一些契丹和女真的血统和江南汉人一起自然演化成“更 新的汉民族':明朝又有幸成了“更新的汉民族”的发展、定型、 成熟、逐渐衰退、式微不振的见证人。洪武时期是“更新的汉 民族”的发展、定型阶段,永乐时期是“更新的汉民族”的成熟 时期,其后逐渐衰退,到万历后期就式微不振了。所以到崇 祯朝时内不能平定流民起义,外不能讨伐女真。
满人入主中原后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既不搞北魏式的 自我汉化,也不搞元朝时的民族分化,而试图走第三条路。 即表面上提倡满汉一家,骨子里实行满化政策。但是满族文 明实在难以和汉族文明相匹敌,结果,形式上汉人被满化了, 都梳了大辫子;本质上满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