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弟子规心得体会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八篇
 
 
篇一 :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 圣人训”弟子就是学生,规就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
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
《弟子规》一共分为总叙,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所以就不要再让父母等我们了。你往往对父母付出一分的爱,父
母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孝顺。
也许,有人认为父母现在还年轻,等他们老去时我们就会照顾,孝顺他们了。但事事无常,请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才后悔莫及。就从现在起用我们的爱回馈他们,哪怕只是说一声谢谢。因为在这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换,只有父母不行。
《弟子规》讲的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确没有好好遵守。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践行《弟子规》,我们懂得要形成良好习惯,懂得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篇四 :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
 
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使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让我增长了智慧.“做人要知恩图报、待人待物要具有恭敬心、为人要谦虚谨慎、找准人生目标??”这些都是从《弟子规》里学到的,让我深有感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里开头就是【入则孝】﹐ 仅仅只有24个字而已。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这两句话是在教育我们,听到父母的呼唤,应该立即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让我们做,不要拖拖拉拉﹑ 懒懒散散。并且,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谨谨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看到这两句话让
我无言以对,是自己想起了以前经常和父母顶嘴﹑不懂事﹑贪玩。不过现在好啦!我每天都在尽量做到,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的。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以为赚大钱给父母并能照顾好兄弟姐妹就是孝,以为会赚钱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临下说教任何人。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不仅是赚钱给父母,必须从细小入手,身有伤,贻亲忧,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是切身处地站在父母亲的角度体察到老人家的需要,不管多忙“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安心,放心。养父母之身、心、志、慧。小时候妈妈经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更明白了“感恩”:感恩天地给予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领导的教导,感恩同事的关心帮助,感恩亲友批评指正。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两句话是《弟子规》里的【出则弟】。这是在教育我们,做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彼此不贪图财物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仇;言语上互相忍让愤恨就自然消除了。
…… ……
篇五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大大一班:许丽萍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推行《弟子规》学习,还要求让我们会读,会背,会唱。我刚开始不明白学校的用意,认为幼儿园孩子小,理解能力弱,没必要去背那个繁琐的《弟子规》。但随着对《弟子规》学习的深入,我慢慢明白了学校的用意。
通过诵读和学习,方知道《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见解、圣人的见解,是做人的标准。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 - 1 -
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我记得我的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在我们做子女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姐弟之间也非常友爱,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后读过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书籍,觉得里面的东西很好,但现在看来当时了解得只不过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们园推行《弟子规》的学习以来,我才有幸听到蔡老师讲《弟子规》,明白《弟子
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