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78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8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7/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8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78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
张启中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1)04-0018-03【摘要】目的:探讨对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及对达3/4的病例是急性胰腺炎引发,少数患慢性胰腺炎的病人也可有此并发症。胰腺外伤引发的比例在10%~20%之间。发生胰腺外伤或急性胰腺炎后,胰管或胰腺实质破裂,血性炎性渗出、胰液外溢、组织坏死等使得积聚在网膜囊内的液体对周围器官的腹膜产生刺激,逐渐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囊壁,因无网膜囊包裹性积液(由上皮细胞覆盖),故为假性[1]。假性胰腺囊肿临床表现有3方面:①囊肿自己引发的症状,如上腹部隐痛不适、有胀满感,进而牵涉至腰部、季肋部和背部。研究中存有疼痛症状的为52例,5例有包块。②10例有因囊肿压迫引起之症状。③其他因并发症引起之症状,如白细胞升高、畏寒发热(系感染引发);腹膜炎出血(系囊肿破裂产生)。
:诊断假性胰腺囊肿的重要依据中有胰腺外伤和胰腺炎病史、及囊性包块存于上腹部。对诊断还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另一因素为血清淀粉酶的增高。临床观察,其值增高的比率约为50%。进行B超检查,可很好的对囊肿定位定性,同时无创、简便、低费用,还能对其进行非手术指导及随访观察。对确诊和治疗方式的选择,CT发挥着决定性意义。相比于CT,对于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MRI检查更优越。
:对假性胰腺囊肿病人,需予以严密观察,定期复查,据囊肿位置、大小、病因等综合因素,在半年后制定治疗方案。内引流术、外引流术、非手术引流及内引流术行囊肿-空肠吻合术须选择进行,因半年后,囊肿壁增厚,腹腔内炎症基本消退,进行手术,有较大成功机率。实践中,内引流术多据囊肿形成部位操作,主要引流方式有:(经皮穿刺吸液、内镜治疗),十二指肠囊肿吻合、胃囊肿吻合、空肠囊肿吻合、切除囊肿术[2]。
:如为小囊肿()且无症状,保守治疗方案为主要建议,期望囊肿能自然吸收,辅之以B超或CT检查以及必要药物。但也有研究认为[3],并发症发生率与假性囊肿存在时间有关,故长时间的观察治疗对假性囊肿也不适宜,只要观察足够、结合病人症状,即可确定治疗时机。如有以下状况,假性囊肿消散可能性较低:①;②存续时间超过6个月;③有多发现象;④胰管狭窄,并有合并慢性胰腺炎;⑤囊肿壁较厚;⑥并发症出现,如感染、出血、破裂等。
:通过皮穿刺进行吸液:B超引导,是本组疗法的前提,5例中有一例在进行了4次吸液后,囊肿消失。此方法的运用前提为:有影响呼吸功能的巨大囊肿及先兆破裂,为改善全身状态采用。引流操作在CT或B超引导下,穿刺囊肿,置入导管。3例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的,术后症状明显好转,但1例经过半年观察,引流管才被拔除。有文献报道此法对于囊肿的吸收率,平均达72%。此方法运用的状况:①有成熟大囊肿(>10cm);②囊肿增大快;③囊肿有感染现象;④经观察囊肿不变小,观察时间为4~6周;⑤症状严重。如胰腺囊有新生物且胰管狭窄,本法禁用。与胰管交通非禁忌症状,但置管引流需长期操作。而囊肿内分隔会让治疗失效。
:含两种方法:内镜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和内镜囊肿胃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