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语音规律.ppt

格式:ppt   大小:8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音规律.ppt

上传人:dllw1314 2022/7/8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音规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谈对语音变化规律的认识
1
一、语音发展共有四种主要的方式
(一)无变化
(二)渐移
(三)分化
(四)合流
2
(一)、无变化:语音的发展意味着变化,无变化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少见并不是没为阴上阳上,去声分化为阴去阳去,入声分化为阴入阳入。
5
(四)、合流 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声母合并为一个声母,两个以上的韵部合并为一个韵部,两个以上的声调合并为一个声调。合流有两种情况:
1、两个以上声母、韵部、声调合流,成为一个新的声母、韵部、声调。如:五代的初母[tʃh]与床母锄类[ʐ]合流,到宋代成为新的声母[tɕh]。
2、两个以上声母、韵部、声调合流,实际上是一个并入另一个。例如:浊音并入清音,浊上变去。
6
语音变化的规律
自然的变化 指的是自然的演变,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分三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辅音的变化
1、发音方法的变化
(1)最重要的变化是浊音清化。浊音和清音的分别只在乎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广韵》三十五声母中,全浊声母有十个,即“并、定、澄、从、邪、崇、船、禅、群、匣”,到现代普通话中都变成清声母。全浊声母的清化是现代普通话声母简化的重要原因。,浊音清化规律是:第一,全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一律演变为同部位的清声母,属平声字的变为同部位的送气清声母,,全浊擦音声母一般变为同部位的清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2)重唇变轻唇(帮滂并明分化为非敷奉微)是发音部位的变化,也是发音方法的变化。应该是经过唇齿塞擦阶段,即经过[pf]、[pfh][bv]、[mv]的阶段,然后变为唇齿擦音[f]、[v]、[ɱ]的。
(3) 知彻澄三母由晚唐五代的[t,th,ɖ]变为宋元时代的[tɕ,tɕh,ɕ],是发音方法的变化,前者和后者都是舌面前音,只不过由塞音变为塞擦音而已。
7
2、发音部位的变化 主要是韵尾[m]、[n]、[ŋ]的交替。[m]是唇音,[n]是舌尖音,[ŋ]舌根音,发音部位相隔颇远,但由于同属鼻音,发音方法相同,所以能互转。从明代起,北方音系的韵尾[m]就已消失,并入了韵尾[n];[n]和[ŋ]的互转,见于现代某些方言中。在西南官话中,一般是[əŋ]并入[an],[iŋ]并入[in]。如:汉口、成都“正”读如“镇”、“京”读如“斤“。某些方言[aŋ]也并入[an],如长沙”冈“读如”干“。入声音尾[p][t][k]在没有消失之前大约是先经过合并为韵尾[ʔ]的阶段。至今吴方言还保存着这个韵尾[ʔ]。例如古读[p]尾的”立”、[t]尾的“栗”、[k]尾的“力”,今吴方言合并为[liʔ]。这也是发音部位的转移,从舌尖转移到喉头去了。
3、长入韵尾、短入韵尾的消失 上古入声字有长入和短入两类,到了魏晋南北朝,长入韵尾[t][k]脱落,变成去声。短入韵尾[p][t][k]大约到了元代,在北京话和多数方言里,入音韵尾才消失,转变为平、上、去声。
总体来说,辅音的变化都是系统性的变化。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同系的声母必然有同样的变化。如:当精母齐撮字由[ts]变[tɕ]的时候,清从心邪四母的齐撮字也一定同时由[tsh,s]变为[tɕh,ɕ]。语法中有类推作用,这种类推作用在语音研究中也同样适用。这样严格的系统性变化也是语音变化的一大规律。
8
二、元音的变化
(一)发音部位的变化 1、高化 2、低化 3、央元音的前后化 4、前后元音的央化
1、高化 如:鱼部一等(模图孤)的发展是后高化,即[a](先秦)→[ɔ](汉)→[o](南北朝)→[u](隋至现在)。支部三等开口“斯“类的发展是前高化,即[e](先秦至南北朝)→[i](隋唐五代)→[ɿ](宋至现代)
2、低化 如:宵部开口一等(豪)、二等(交巢)的发展是后低化,即[o](先秦两汉)→[ou](南北朝)→ɑu(隋唐五代)→[au](宋至现代)
3、央元音的前后化 央元音的发音部位在舌头的中部,国际音标为[ə][ɐ][ɚ]等。所谓前后化是指央元音发展为前元音或后元音。如:之部开口一等”该“类的发展是央元音前化,即[ə](先秦两汉)→[ɐi](南北朝)→[ɑi](隋唐五代)→[ai](宋至现代)
4、前后元音央化 如:幽部合三”求周搜幽“类的发展是后元音央化,即[u](先秦至南北朝)→[ou](隋唐)→[əu](五代至现代)
9
(二)发音方法的变化
主要指元音鼻化,发元音时,气流由口腔、鼻腔同时发出,叫做鼻化元音。国际音标写作[ẽ][ã][õ]等。现代许多方言中有鼻化元音的存在。鼻化元音一般是从带鼻音韵尾的元音发展来的。其发展过程应该是韵尾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