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3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doc

上传人:夏天教育 2022/7/8 文件大小:2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1/18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实用标准文案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咳嗽,是疾病的一种信号,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有于感冒、上呼
是肺之阴津亏耗,津液不足,虚热内生,每由
内伤而致,故不兼表证而常有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阴虚火旺的表现。
以上可资鉴识。
肺燥和肺热咳嗽的区别
肺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唇,舌,鼻,咽干燥,
肺热:咳嗽气喘,痰粘色黄,壮热口渴,胸痛,大便干结等症状,是两种原
因惹起的。
肺热是肺部脓疡形成的一种病症。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痰量多,
气味腥臭,或脓血相兼为主要症状。西医学中的肺脓疡、化脓性肺炎、肺坏疽,
及支气管扩充感染化脓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病及为相像。
而肺燥证多见于秋季。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唇、舌、
咽、鼻干燥欠润,或身热恶寒、头痛,或胸痛咯血,舌边尖红、苔薄白少津、脉
浮细而数。肺燥证以肺系症状表现干燥少津为辨证要点。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5/18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精彩文档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18/18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实用标准文案
肺燥的治疗
肺燥的治疗以润燥养肺为主。凉燥兼疏散风寒,以香苏葱豉汤、杏苏散为代
表方;温燥兼清热解表,以桑杏汤为代表方;燥气化火伤阴者以清热益气养阴,用
清肺救燥汤为代表方;阴虚肺燥则用养阴清肺汤或百合固金汤为代表方。外感燥
邪,一般病程较短,若治疗实时,较易治愈。内燥则病程较长,较犯难治。
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的区别及治疗
什么是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是由于各样原因致使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出现咳嗽为主的一种症
候。
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黄痰或白粘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
热或伴有喘气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脉滑数或细数,这需要中
医专家来辨证明确,中药治疗肺热咳嗽疗效显著。
什么是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惹起。
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稀疏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
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流清涕,或有发热等。
用药:采用通宣理肺丸、蛇胆陈皮液
功用:前者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外感惹起的鼻塞、咳嗽等症。后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7/18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精彩文档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18/18
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实用标准文案
者顺气止咳,温肺化痰;用于感冒、支气管炎惹起的咳喘、痰多等症。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采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
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天3次,用淡姜汤或
温开水送服。其余功能邻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照选
用。
风寒咳嗽
症状:咳嗽,痰稀疏色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
头痛、骨节痛等症。舌苔白,脉浮。
病机剖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郁肺气,致使肺卫失宣为本证的主要病机。
风寒客肺,肺气闭郁不宜,故咳嗽、咯痰、鼻塞流涕;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
外之阳气被遏,故恶寒、无汗、头痛、骨节痰痛;舌苔薄白,脉浮,为风寒之邪
束表客肺之象。
治法: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方药: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杏苏散中用紫苏、前胡疏风散寒;杏仁、桔
梗宣降肺气;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化痰;甘草止咳;生姜、大枣调解营卫;
诸药共奏解表宣肺之功。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紫菀;咳而气急者,去紫苏加
麻黄、苏子宣降肺气;表邪较甚者,可酌加防风、姜活;若见气虚者气虚者加党参。
对其兼夹证,需注意随证施治。
①外寒内热:症见咳嗽声重音嗄,痰浓不易咯出,咳引胸痛,恶寒鼻塞,或
有身热,口渴咽痛,甚则气逆而喘,舌苔白腻而黄,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