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大三学期自我总结
大三学期自我总结
总结是把肯定阶段内的有关状况分析探讨,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刚好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最终的结果和你预想的符不符合。
在那期间,我又不当心成为促进社的调研部的部长,说真的,在那个位置真的让人很头疼。因为这是个新的社团,全部事情,全部工作,都是始无前例,没有什么可以照搬以前的,虽然以前师兄师姐把志愿活动搞得很好,但是那时还不是社团,好像变成社团之后考虑的事情就要许多许多了。要对社员负责,对老师负责,总之,更多的是多了份责任,我发觉多了份责任之后,做什么也就多了份“当心翼翼”。
我感觉自己做得比以往当任何干部时都要仔细,也都要吃力,但是却总感到自己做得很不足,效果也总不是预想中的。间或人家会惊奇我为什么会把学校有加分而且又轻松的职位辞掉,跑去做这种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也不知怎么回答,就一句“挺有意义的”。说真的,除了这样回答,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想,或许是受师兄们的感染,受陈老师的影响吧。师兄们的许多行为,常常会成为我学习榜样,我常常想,要是我能像他们那样做那样想就好了,而陈老师,他的某些理念也在不知不觉影响着我,影响我的可能会是一生。他们的和善和善心也让我很感动,也教会了我许多,而我也不想辜负他们,应当也必需让他们的理念传承下去。其实不仅如此,在这里也得到许多宝贵的友情。这些都是我为什么会那么努力地仔细地在这个社团里工作着。回想这过去的`一学期,在社团里虽然我做得不好,也有不少埋怨,但学到还是挺多的,这还是我在假期才总结出来的,学会看问题渐渐会跳出问题来看待,考虑事情渐渐会以大局为主(虽然还是常常小家子气),也起先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你喜不喜爱做,而是你应不应当做”这个道理。
另外,在师兄们的指导下,我也尝试了参与“创新”试验,从找文献、立题、写标书、找指导老师、答辩这一连串的过程,都要自己负起责任时,我那时才发觉之前师兄们的打算是原来也是个浩大的工程,然而,若是真正做起试验来,这个打算则不过是工程的一小部分。想起当时指导老师的一句话“你们要考虑清晰,做科研可不是简洁的事,你们课程那么紧,能顾得上吗?”当时的我,信誓旦旦地说“可以的”,回答得是多么干脆。虽然现在最终结果还没出来,不过我想,既然已经尝试了,也仔细过,努力过,那就要尽全力去做,才不会懊悔。
对于学习,感觉从这学期起先的课程我都挺喜爱的,因为跟临床比较接近,所以学起来很有爱好。也可能跟爱好有关,感觉这学期不管看多久书都不会觉得累,反而是越看越起劲,所以学得也比较轻松。但是,对于这学期的成果,自己还是很不满足的。以前总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而成果是父母的事,成果的好不过是拿去劝慰父母的,告知他们:你们的女儿可是在高校里学得很不错哦。可现在不这么觉得了,成果也是从侧面反映学问驾驭得不坚固。其实最让我头疼的不是成果,而是总感觉怎么边学边忘,考得很好的科目也忘了,考得很差的也忘了,向其他人讨教,都说是正常的,可我总感觉很不正常,终归面对的是生命,能说得这么轻松么?
呀,又是这么多,每次总结,总会啰里八嗦地在键盘上敲上很久,然后就摘抄一些在五百格给陈老师,估计这次又得这样……
这段应当改成“以上就是我在大三第一学期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总结。”
这次似乎把情感这块给省了,反正记得住的也就记在心里了,记不住的也没必要登记来了,况且字数也肯定够了……
大三学期自我总结 篇3
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可转瞬就要各奔东西。斗转星移,不知不觉我,已经进入了大三。以前要写学期总结,总是可以把一大堆话都变成天花乱坠的文字,可是到了这个学期,我竟然一个字都吐不出来,脑海里剩下的就只有一大片的空白。一个学期的回忆,竟然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