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人生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HR).pptx

格式:pptx   大小:610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生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HR).pptx

上传人:2112770869 2017/6/11 文件大小:6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生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HR).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部 21 2 、什么是目标?怎样确立自己的目标? 目标管理 2 1 、怎样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目录 3职业生涯规划 1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 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4 职业生涯规划年龄阶段职业生涯阶段主要任务 23 岁-29 岁进入成年阶段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工作目标,面对第一次事业成功或失败的阶段。 29 岁-32 岁改变适应阶段个人的事业逐渐成熟,许多人通过更换工作来调整生活方式,确定和强化个人的价值及生活方向。 32 岁-39 岁事业前进阶段工作是个人生活的最主要项目,工作能力达到最高峰,但常常遇到家庭的压力和重新适应社会变化的困难。 39 岁-42 岁中年危机阶段有些人回顾以往不如意,但并非每个人都将此视为危机,有些人将目标及生活方式重新再调整, 做一些新尝试。 42 岁-50 岁开放发展阶段大部分人的事业已达到顶峰,能力和事业心已获充分展现,是重新调整工作兴趣的阶段。 50 岁-退休维持回忆阶段这一阶段许多人继续发展,增进自我了解,但有些人却开始衰退。从 23 岁到 60 岁,我们的职业生涯约为 37 年, 13505 天5 目标(年龄、需求) 环境和能力分析( swot ) 成功的标准(失败的后果) 目标分解( smart ) 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 6 Threats (威胁) 具体方法:先罗列 SWOT 的各要素,然后按照如下的原则选择来规划: 1)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外部的机会; 2)化解和克服自己的劣势和外部的威胁。即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 避免威胁。 Opportunities (机遇) Strengths (优势) Weaknesses (劣势) 环境能力分析: SWOT 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组织、个人內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来制定未来发展策略的一种简便的工具。环境和自我认知 7 能将工作和兴趣结合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条件便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取向。试着运用你的想象力,回答下面的问题,计出总分,就能知道你最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了,换句话说,也就可以判断出你现在有没有入错行喽! 测试: 旅行时在荒山野岭迷了路,这时天色已晚,你发现附近只有一间小屋子, 逼不得已只好向主人借宿,可是屋主老夫妇却告诉你屋子的四个房间都闹鬼,一定要住下来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房间呢? 。 。 。 。测试一: 8 选择 A:你适合的工作多半拥有自己的专属空间。虽然挣的不多,但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而且比较固定,不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有人从窗外瞪着你代表来自于周遭对你的不满和异样的眼光,在窗外代表不容易对你造成影响。例如老师的工作,不管你多么不受学生欢迎,可是并不会轻易就丟了饭碗。其他例如公务员的悠闲工作也都可以归类于此。选择 B:你比较喜欢安静的工作,尤其是公司的主管人事或是其他幕后策划等的工作。厕所会传来开关门声和女人的叹息声,代表你会受到来自于上级的压力或是主管的责骂。比较起来,你宁愿整天待在办公室里吹冷气也不愿意到外面去忍受风吹日晒,其他诸如高科技产业的技师或工程师,企业的网络工程师或是会计等也都是比较适合你的。 9 选择 C:你适合从事活动性较强或业务类的工作,你的个性比较好动,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怕是会憋出病来,你也不喜欢受拘束,所以你的职业也倾向于常常到外头走动的工作,像保险推销员、房产经纪人等等。床开始摇晃不让你睡代表你做业务时,拜访客户常常会遭到拒绝、碰壁。其他像是大老板的司机或是导游也都可以归于此类。选择 D:与人沟通是你比较擅长的,因此接近群众的工作对你来说不错。例如电视明星、政府委员等需要群众支持的工作都算在内。无头鬼坐在床边代表这个人和你密不可分,可是你又无法看清他是谁。就像棒球明星会累积一定的球迷,也靠球迷的拥戴吃饭,可是又不知道谁是谁一样。其他像是公司的公关、便利商店的店员或是银行的服务人员也都比较适合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所处环境,然定下自己的目标 10 什么是目标?为什么要树立目标? (案例一:哈佛案例;案例二:走路案例) 3%的人—— 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 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 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